4月17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在省行政中心召開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外貿情況新聞發布會。合肥海關副關長何永佳詳細介紹了安徽省外貿進出口的最新數據和發展態勢,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汪曄宇主持發布會。
合肥海關副關長何永佳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安徽外貿開局「開門紅」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153.3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出口額為1478.3億元,增長17.3%;進口額為675億元,增長4.8%。這一成績不僅實現了「開門紅」,更在全國外貿版圖中占據了顯著位置。一季度,安徽進出口總值排名全國第9位,同比上升1位,進出口、出口、進口總值在中部地區均位居首位。
規模與增速全國領先
安徽省外貿進出口呈現出多個亮點。首先,規模和增速位居全國前列,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8個百分點。其次,對歐盟、東盟等地區的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顯示出安徽省外貿市場的多元化和均衡性。一季度,安徽省與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貿易增長,其中對歐盟和東盟的進出口額分別增長了14.6%和23%。
加工貿易成增長亮點
加工貿易的大幅增長成為安徽省外貿的一大特色。一季度,安徽省加工貿易進出口額達到427.5億元,增長59%,對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超過6成。同時,一般貿易和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也保持穩定增長,顯示出安徽省外貿結構的持續優化。
「新三樣」出口增速超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樣」(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電動汽車)出口增速超過五成,成為安徽省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一季度,安徽省出口機電產品1068.5億元,增長19.5%,其中「新三樣」產品出口額達到172.7億元,增長58.3%。此外,汽車、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等產品的出口額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民營企業成外貿增長主力軍
何永佳表示,民營企業作為安徽省第一大外貿主體,不斷深化開拓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方面,貿易規模穩步擴大,與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實現增長;另一方面,產業合作更趨緊密,「安徽製造」有效對接海外生產消費需求,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一季度進出口總額達1158.5億元,同比增長17.6%,占全省外貿總額的53.8%。民營企業產品結構優化,品牌競爭力增強,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
創新舉措推動外貿拓展
合肥海關通過加大中歐班列運行密度、拓展RCEP政策紅利享惠面、提高技貿服務保障覆蓋面等創新舉措,助力企業開拓新市場,優化全球市場布局,推動安徽省外貿企業快速發展。
融入長三角與中部崛起
合肥海關在服務安徽高標準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方面成效顯著。一季度,安徽省與「一帶一路」國家和RCEP其他成員國的進出口額分別增長12.8%和17.8%,經濟聯動和協同發展進一步加強。
新聞發布會媒體記者參會現場
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
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為全年外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安徽省將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孫軍)
頂圖: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在省行政中心召開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外貿情況新聞發布會。合肥海關副關長何永佳出席發布會,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汪曄宇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