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科學館科學推廣組籌劃的「2025香港科學節」(科學節)明日(18日)至4月27日舉行。香港科學館夥拍超過50個單位,包括多個政府部門、大專院校及科學組織,推出超過一百項不同形式科學活動,包括科學工作坊、講座、研討會、電影欣賞、導賞團及實地考察。大部分活動免費,歡迎市民參與。
(左起)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科學專責委員會主席衞炳江教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和香港科學館總館長李為君。(政府新聞處)
香港科學節為香港最大型的科普活動之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今日(17日)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香港地方雖小,但有不少令全球受惠的科研成果和發明,例如可以秒速接收和傳送大量資訊的光纖網絡,以及可更安全而準確地測量胎兒患上遺傳病機率的無創產前診斷。今年科學節以「共創『理』想」為主題,希望透過多元的活動,讓市民了解香港充滿動力的科研環境,以及本地的科普教育機構和組織如何同心協力,普及科學知識,推動科學及科技的發展。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科學專責委員會主席衞炳江教授和香港科學館總館長李為君。
「顯微鏡DIY」工作坊,參加者可嘗試組裝簡單的顯微鏡。(政府新聞處)
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部分區域將化身成「科學市集」,設有十多個活動攤位,讓市民寓學習於娛樂,體驗科學趣味。活動包括虛擬無人車遊戲、無人機展示、以虛擬實景遊覽香港地質公園、本地動物的標本展示、及學習運用科學方法辨別寶石的真偽。場內亦設科學示範、小型展覽和小型科學工作坊。
科學節其他精彩活動還有「裘槎科學周」,邀請世界各地的科學傳意團隊作科學表演;繁殖和修復珊瑚礁石、製作電動三輪車工作坊;拯救香港海龜工作和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講座;科幻電影《星際啟示錄》(2014)和《人工智能》(2001)電影欣賞,以及火山探知館導賞等。有關活動詳情和報名資料,請瀏覽www.hk.science.museum/scifest2025。
頂圖:位於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的「科學市集」。(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