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商記者採訪到香港紡織業聯會(下稱:聯會)會長、羅氏集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羅正杰太平紳士。他指出,憑藉「香港研發+灣區製造+全球市場」的產業協同模式,不僅能提升香港紡織業的競爭力,也能為大灣區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整個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羅正杰表示,香港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視,眾多知名上市企業的總部都設立在香港。同時,香港還憑藉其地理位置、法律、語言、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成為紡織業最理想的貿易和採購基地。此外,今年的全國兩會為紡織行業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對香港紡織業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機遇。
「聯會一直致力於推動產業升級,而國家政策紅利正好為香港紡織業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他指出,業界將全力發揮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香港計劃建設創意產業中心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正在積極打造投資品牌建設和創意產業,推動本地品牌與設計師走向國際,其計劃在深水埗打造集時尚、設計、電影等多元素的創意產業中心。此外,香港特區政府還考慮建設國際仲裁中心,能夠為境內外投資和貿易提供法律保障,幫助內地以及香港企業降低海外投資風險。
羅正杰表示,香港的紡織業和創意產業正在經歷積極的轉型,通過提升管理、轉移產能和投資品牌等方式,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此外,香港特區政府通過組織活動以及提供資金支持,鼓勵本地設計師參加國際時裝周活動,提升香港品牌國際影響力,並與內地品牌積極合作,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聯會也非常重視數字化轉型與產學研合作的潛力。」他認為,香港的科研機構及院校,例如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香港理工大學的紡織技術研究中心、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等在新材料研發及時裝設計方面均有相當不錯的成績。此外,香港政府鼓勵年青設計師充分利用深水埗區這個在傳統的服裝布藝基地基礎上建立的,由香港設計中心負責營運的新時裝及設計基地DX設計館,官商民攜手合作以推動香港的時裝設計發展。
羅正杰指出,聯會理事會中有多位立法會議員和人大代表,他們在政策層面上持續推動科研資金和產學合作架構的完善。這種合作不僅能將香港的技術轉化為規模化生產,還為內地企業提供了進入國際高端市場的有效途徑。
靈活調整「中國-東盟」雙供應鏈布局
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香港的國際化網絡成為內地紡織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的關鍵優勢。他認為,聯會的會員企業多年來已在「一帶一路」及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孟加拉國等地投資設廠,建立了穩固的生產基地和供應鏈基礎;同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物流中心,擁有成熟的法律、金融和仲裁服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降低運營風險;此外,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樞紐,香港能促進企業間的人脈搭建、資源共享與合作。
「透過這些具體措施,香港能有效協助內地企業在不確定的地緣政治環境中靈活調整其雙供應鏈布局,助力『中國–東盟』供應鏈在不確定環境中實現優化和升級。」羅正杰說道。(記者 何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