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特朗普政策令市場劇烈波動 金價再創新高 今年累升24%

特朗普政策令市場劇烈波動 金價再創新高 今年累升24%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5-04-15 08:58:33 來源:香港商报

 現貨金價昨天(14日)升至3245.73美元,為年內第21次刷新紀錄新高,今年來累計漲幅達24%。分析認為,在美元信用受損的環境下,黃金對沖美元風險的價值或繼續加強。美國總統特朗普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觸發環球股市、債券和美元的劇烈波動,但市場正憂慮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而美國政府債券疑遭拋售,凸顯市場尋求美元以外資產。

 據彭博報道,SP Angel分析師表示,ETF資金流入激增、美元走軟,以及投資者在市場動蕩中轉向避險資產,這些因素支撐了金價。美國長期國債的大幅拋售也可能引發了更多的黃金購買。鑒於對美國經濟的擔憂,投資者可能會削減美國國債頭寸,轉而買入黃金。

 Pepperstone Group報告中表示,「黃金似乎是圍繞美元爭議的明顯受益者,我們見證了黃金價格進入絕對狂飆模式。」但該行補充,部分交易員認為黃金現在太火熱,既不適合沽空,但也因超買而不適合高追。

 高盛估明年或升至4000美元

 投資銀行情緒依然高漲,高盛指出,各地政府加緊增持黃金,今年以來月均增持80公噸,較其原先預測70公噸更多。該行認為,在衰退陰霾、風險資產價格下跌的情況,將令實物黃金ETF持續錄得資金流入。若美國進入衰退,ETF資金流將加快,令今年金價見3880美元,較該行現時的基線預測3700美元更高,並料2026年中可見4000美元。

 摩通亦料「去美元化」令金價4000美元日子愈來愈快到來。摩通表示,考慮到收益遞減規律、投資者對整數價位的偏好,4000美元大關可能比預期來得更快,尤其是世界走多極化,黃金儲備較其他傳統意義上的避險資產愈見重要。

 瑞銀預測金價可能會達到3500美元。從長期來看,在美元平衡投資組合中保持大約5%的黃金配置為較好選擇。

 按照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過去的2024年,倫敦現貨市場金價曾40次打破前期紀錄。如今金市再創新高後,多數機構仍對後期市場表現較樂觀。

 近年來,黃金的漲勢明顯加快,數據顯示,1971年美國放棄金本位制以來,金價用了約38年時間在2008年3月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突破1000美元大關;從1000美元到2000美元,國際金市則走了11年,而從2000美元到3000美元,市場僅用時4年多,金價加速攀高的特徵明顯。

 為此,甚至有觀點認為,金價每漲1000美元所需時間都比前一個階段少三分之二左右,且考慮到收益遞減規律以及整數關口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金價攀升至4000美元的大關或並不是天方夜譚。

 美股債匯三殺推升金價

 從近期全球大類資產表現看,黃金的避險資產屬性表現明顯,同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債利率大幅上行,美元指數明顯貶值,美國市場罕見遭遇股債匯三殺。

 國泰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梁中華認為,黃金價格上漲,本質上證明了美元信用的下降。美元實際利率和黃金之間,是一種明顯的鏡像關係。在美元實際利率居高的情況下,市場仍願意持有黃金資產,這本身就說明美元的信用在下降。目前來看,美元信用面臨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聯儲局處於減息周期中,長期通脹居高難下,實際利率的下行趨勢為金價注入了新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全球央行購金為本幣背書的行為還在持續,多因素驅動金價上行。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華立也認為,在美國經濟衰退、滯脹預期升溫的背景下,黃金資產配置戰略性提升,全球黃金ETF基金與全球各國央行加速增持黃金,有望推動金價繼續上漲。金價大概率繼續保持漲勢,黃金公司未來的業績中樞也將會得到明顯抬升。

 瑞銀:中國險資入市提振金需

 瑞銀指出,不論是央行、長線基金、宏觀基金、私人財富以及零售投資者都在增加黃金需求,但認為目前市場尚未「過於擠擁」。瑞銀特別指出,中國金融監管總局2月發布通知,允許險資試點投資黃金業務,相當於增加400公噸黃金需求,對於一年有900公噸供應缺口的黃金市場,是相當大的增量。該行分析,如果現行中國試點險企利用1%配置比例增持黃金,相當於有2000億元人民幣流入市場,相當於現價900萬盎司黃金。若擴大至整個行業,購買力更達1500萬盎司。

 頂圖:高盛今年多次上調目標金價。

責任編輯:程向明 特朗普政策令市場劇烈波動 金價再創新高 今年累升24%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