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嶺南發展論壇(2025)在中山大學懷士堂舉行。論壇以「在統籌發展與安全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共同探討百年變局下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機遇與挑戰、戰略與政策。在當天的論壇上,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重磅發布《嶺南發展報告(2024)》,對2024年全球、中國和廣東、香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度分析,展望了2025年發展前景。
本次論壇由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主辦,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楊清華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中山大學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為核心使命,為建設教育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諾獎得主主旨演講聚焦不確定性、關稅與人工智能
在論壇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演講環節,斯坦福大學商學院FrankE.Buck金融學榮休教授、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 Scholes)圍繞不確定性、關稅與人工智能三大關鍵詞展開主旨演講。斯科爾斯教授特別強調,在AI技術呈指數級發展的當下,決策者應當充分釋放人工智能的潛在價值,通過AI技術實現數據挖掘、收集、歸納和預測,發揮人機耦合機制。
論壇主旨演講環節,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尹艷林先生發言題目是《以發展優先與安全韌性共築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格局》,強調要以發展為優先、高水平安全為保障,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研究員發言題目是《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揭示了科技、產業、金融三者的內在聯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高培勇研究員發言題目是《統籌發展與安全這兩件大事》,強調統籌發展與安全是對新發展理念的拓展,既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一脈相承,也是宏觀經濟治理的重要方法;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尚希研究員發言題目是《金融、科技和產業:循環共生,以人為本》,強調了發展的落腳點要放在「人」上,推動金融、科技和產業協同發展。
在當天下午的圓桌論壇,則圍繞「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大灣區發展」和「廣東經濟發展:統籌盤活存量與做優增量」兩大主題深入研討,十位專家學者為當前經濟形勢下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省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前瞻性建議。(記者 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