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爆發關稅戰,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創始院長劉寧榮形容,此為「改寫歷史的中美之戰」,他建議中國採取6個措施加以應對,包括實施「零補貼、零關稅」。
劉寧榮今日(13日)在「2025未來趨勢論壇」上憶述稱,1999年朱鎔基訪問美國磋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他有份隨團。時移勢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美國開始排斥中國,一個新的時代來臨。
面對美國的全方位包圍,劉寧榮認為,中國應該積極推動自由貿易體系來應對,包括實施「零補貼」、「零關稅」措施、建立國內大一統市場、完善國內養老制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提質增效、大舉投資海外等措施,相信中國經濟能夠「挺過去」。
劉寧榮解釋稱,中國需要作經濟轉型,過去的產業補貼,吸引跨國企業到國內發展,至今已經不合時宜,現時有需要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中國對多國都有貿易順差,有條件進口更多外國貨品,因此建議實施「零補貼」、「零關稅」。
「中國需要把大門越開越大」,劉寧榮認為,中國可以為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做貢獻,至於推動「零補貼、零關稅」難以一步到位,目前中國已對40多個國家實施「零關稅」,期望未來5至10年逐步涵蓋更多市場。
「我們要放下身段,尋找更多的朋友」,劉寧榮又建議,中國多與東盟、東亞及印度加強貿易,建立「海外中國」市場,即透過資本及科技,大舉到海外投資,尤其是在製造業方面,目前中國在汽車及新能源等領域均有充分優勢。(記者 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