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京市西城區2025「百年丁香詩會」系列文化活動啟幕,本屆「百年丁香詩會」以「詩承古今 雅聚宣南」為主題。在這個春滿丁香的時節,詩歌愛好者們在西城區共同感受詩的魅力,聆聽一座城的詩性沉吟。
「百年丁香詩會」始於明,興於清。紀曉嵐踏青吟詩,龔自珍對花長嘯,林則徐在日記中寫下「看海棠丁香即回」,這裏是文人的雅集之地。作為京師文化之源,西城區宣南一帶,曾是士人聚居、會館林立、百戲競演的文化熱土。草堂中,是《四庫全書》編纂的案頭燈火;會館裏,是京劇皮黃聲中的粉墨春秋。
2025「百年丁香詩會」將舉辦報國寺丁香市集、文學沙龍、筆會、朗誦會、詩樂會、法源寺歷史街區Citywalk等系列主題活動,聯動「詩書西城」文化品牌,將「百年丁香詩會」打造成為惠及市民大眾的文化活動,並在全網推出「賞一樹丁香 吟一首詩」的網絡徵集活動,在這個春日裏,約上家人好友,漫遊在西城的春景詩歌聲中。
著名演員張光北表演詩朗誦
大咖雲集 西城變成「詩歌會客廳」
這文脈悠長的宣南熱土,遍地是風雅的書聲琅琅……張光北、酈波、陳鐸、李光復作為詩歌導賞官,拉開了2025「百年丁香詩會」的序幕,國內外著名詩人、第一屆全球華語詩歌徵集活動獲獎詩人、丁香詩會高校詩歌創作聯盟社團的校園詩人、詩歌愛好者、「小詩人」200餘人匯聚於此。
開幕式中引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利用AI技術,歷代詩人與導賞官穿越時空展開對話,訴說着宣南這片熱土上的過往經歷。登上過「春晚」的機械人演員,也來到現場與市民「斗詩」比拼。
在活動中,第一屆全球華語詩歌徵集優秀作品揭曉,在一年的時間內,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6.8萬多首詩歌作品參與到徵集活動,投稿量達10955人次。同時,「第二屆丁香詩會·全球華語詩歌徵集活動」發布。
學者酈波(左一)亮相丁香詩會
讓詩成為一座城永不畢業的必修課
一座城市的文脈,其實也是它的詩脈,「百年丁香詩會」作為一條連接詩意的藤蔓,讓更多的群體參與到其中。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百年丁香詩會」的定位並不局限於專業詩人,詩會相傳百年,是萬千顆「詩心」的傳承。
在本次詩會中,有中外廣大詩歌愛好者、文藝創作者的身影,有16所高校聯盟成員帶來的校園詩社的作品,更有全球「小詩人」執星為筆,以雲作箋,帶來的詩歌作品,共同進行現場演繹。
據本次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百年丁香詩會」將同步發布「童詩吟誦徵集活動」,在《兒童文學》等刊物上設立「百年丁香詩會」童詩專欄,面向全球徵集經典童詩朗誦和優秀童詩作品,激發孩子們詩歌創作熱情和文學創造力。同時將啟動童詩吟誦視頻徵集活動,屆時將邀請專業播音員和視頻團隊進行音頻和視頻的錄製。
著名主持人陳鐸(左)表演詩朗誦
讓「百年丁香詩會」成為踏青賞花賦詩的聚會
丁香市集、法源寺歷史街區Citywalk、「共植一棵丁香樹」詩人進校園、詩歌採風、僑生朗誦會……西城區推出了9項「詩歌+」拓展活動,將「百年丁香詩會」打造成為惠及市民大眾的文化活動。
4月18日-20日,報國寺內將舉辦丁香市集。「香縈報國」冰箱貼、丁香主題咖啡、丁香花開文創挎包、丁香市集紀念票等報國寺文化園設計製作的官方文創產品在丁香市集上發售。40餘家文創商家帶來了以丁香為主題的原創手作、精品文創、古舊圖書、網紅小吃。市民還可以在報國寺內的丁香樹下、花牆邊進行打卡,更有大小朋友們喜愛的「集章」活動,推出十多個城市的上千枚丁香定製印章。
4月11日至17日,「百年丁香詩會」Citywalk活動,串聯起法源寺與爛縵胡同內的十千咖啡、花韻丁香酒店、紹興會館、Chua一抹茶酒等商家,進行詩歌問答等有獎活動。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年的「百年丁香詩會」系列活動中,西城區發布了丁香詩會的主題曲《我從詩中來》,作為京師文化之源,西城區宣南一帶,曾是士人聚居、會館林立、百戲競演的文化熱土,主題曲中匯集宣南文化與丁香詩會的元素,製作而成,使丁香詩會的文化品牌能夠深入人心,以詩歌為舟,載着千年運河的槳聲、胡同深處的鄉愁、會館戲樓的弦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持續深化「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標識,統籌開展好海棠詩會、閱讀春天、會館有戲、老舍戲劇節等活動,以「春有詩書秋有戲」系列文化集群打造觸手可及的文化生活。(記者 楊凌雲 通訊員 劉辰 杜穎 安格)
頂圖:北京西城2025「百年丁香詩會」系列文化活動啟幕現場,學生們表演詩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