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重關稅,港商無奈成為受害者,訂單被暫停,貨物可能被拒收,香港鞋業商會主席張煒傑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直言,不知道如何應對,很快將會出現工廠倒閉潮,希望政府能多點關注,金融機構也給予寬免,幫助度過難關。
張煒傑表示,關稅的情況不停的變化,從10% 提升至34%,再升至84%,截至今日(11日)對中國貨品的關稅已增至145%,讓人無以適從,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張煒傑表示,廠商出口的利潤很少,就算加10%對業界亦是很困難,何況加到一倍多,真的是沒有辦法承擔。最近幾天,鞋業商會很多會員已經收到了很多查詢,各種問題蜂至而來,有客戶提出,已製造的貨物暫時不要發貨,本來要下的訂單也不下了,廠商大受困擾。
關稅不斷在變化,張煒傑指出,港商的貨物一般是由買家承擔關稅,由內地到美國運送貨物的時間需要二十多日,在海上飄的時候,關稅還在動,貨品到步後,可能需要重新計算關稅,買家會因為需要繳交貴的關稅虧本倒貼錢,平衡不了收支,從而拒絕收貨,最後貨物沒人領取,發貨的廠商需要承擔這責任,將貨物運回,最後也有可能貨物就自留在碼頭。
張煒傑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関,堆積的貨物不知道怎麼處理,還有借貸的錢,要付的貨款都需要去面對。如果這情況短期內未解決,相信很多港商在內地工廠將會要停止運作。
他希望政府多點關注,金融界也能多出些寬鬆的政策,比如說延長付款的期限,給廠商多點鬆動的時間解決問題,情況慢慢能有好轉,幫港商度過這個難關。
張煒傑提到說其實早在十年前,有些港商把工廠搬遷到東南亞,希望可以避開中美之間的貿易戰,這幾年確實也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的關稅戰蔓延到全球,搬到東南亞的港商也難逃一劫,現在美方提出了90天的寬免期,希望這個政策能持續,當地的港商可以照常生產出貨,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