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皖歙縣:晝夜茶香里 一葉興鄉來

皖歙縣:晝夜茶香里 一葉興鄉來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4-10 17:03:11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一芽一葉一抹香,一人一簍採茶忙。連日來,氣溫逐漸升高,春茶採摘製作迎來旺季。在皖南歙縣許村鎮,茶樹陸續吐露新芽,茶農穿梭於茶園,茶企里機器轟鳴,全力趕製上乘春茶。

微信圖片_20250410150202.jpg

    在歙縣許村鎮箬嶺村大西坑茶園裡,連綿起伏的茶山鬱鬱蔥蔥、層層疊疊,茶樹迎着春光吐露新芽。

    茶農們斜跨竹編小簍,採擷嫩芽。得益於茶園「六統一」管理模式,這裏的春茶鮮葉品質逐年上升,備受茶企青睞。

    「箬嶺村這邊山高、空氣好,氣候非常適合茶葉生長,而且我們的茶葉是不打農藥和除草劑的,所以茶葉品質比較高。」茶農謝愛郎告訴記者,她家有近5畝茶園,年景好的時候,她和丈夫兩人採摘春茶鮮葉收入近20000元。

    下午三點過後,許村鎮各個臨時鮮葉收購點逐漸忙碌起來。茶商們一邊看茶、驗茶,一邊過秤、稱重,忙得不可開交。受前期氣溫影響,今年的春茶鮮葉收購量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價格和品質與去年相比則有所提升。隨着氣溫回暖,春茶加速抽芽,採摘量將會不斷攀升。

    「清明前,我們每天能收100斤左右的鮮葉,現在每天可以收到400斤鮮葉。」許村鎮茶商宋冬梅說道。

    晚上7點半,許村鎮各茶葉生產車間開始了當天的鮮葉加工。在謝裕泰茶業有限公司制茶車間內,工人們將鮮葉倒入殺青機中,並根據茶葉成色控制溫度和製作時長。片片鮮葉在經過攤晾、殺青、理條、烘乾、篩片等一系列製作工序後,就成為了滋味甘醇的黃山毛峰。

微信圖片_20250410150211.jpg

    「我的制茶工齡已經有30多年了,經歷了手工、滾筒、手搖滾筒、電動滾筒等機器轉型階段,隨着制茶機器不斷升級,我們的茶葉品質也是越做越好。」制茶工人謝金平介紹道。

    謝裕泰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奇峰是地地道道的許村人,返鄉創業開辦茶葉工廠,在許村鎮箬嶺村大西坑等地流轉茶園近200畝,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運營,建設生態種植茶園,讓茶葉品質從源頭得到保證;同時,他還先後投資數百萬元引進先進的茶葉生產設備,打造精細化、智能化生產車間,進一步提升茶葉生產品質。

    目前,公司主要生產的黃山毛峰、歙州紅茶因品質優良,在國內多地茶葉市場暢銷,還帶動家鄉50餘戶村民增收。「毛峰一年的銷售量大概在2到3萬斤,歙州紅茶銷售量大概在5到6萬斤左右,銷售市場主要分布在合肥、上海和全國其他中大型城市。」謝奇峰表示。

    夜色里,隆隆的制茶機聲伴隨着氤氳的茶香,讓鄉村的夜晚顯得不那麼「平靜」。春茶不僅是村民增收的「金葉子」,也是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從晨光里的採摘到深夜裡的焙制,這片土地正以晝夜不息地堅守,書寫着屬於茶鄉的富民篇章。(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潘騰 楊陽)

責任編輯:林梓琦 皖歙縣:晝夜茶香里 一葉興鄉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