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清明假期入出境遊客251.33萬人次 同比增22.4% 年輕人「堵山」混搭遊出新高度

清明假期入出境遊客251.33萬人次 同比增22.4% 年輕人「堵山」混搭遊出新高度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4-09 23:16:0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5年清明節假日三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1.26億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575.49億元,同比增長6.7%。入出境遊客251.33萬人次,同比增長22.4%。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雨後清明」,2024年的第一個小長假尾聲落幕。香港商報從多家OTA平台了解到,今年清明假期,傳統祭祖和踏青項目依舊是「保留項目」,Z世代花樣混搭玩出新高度,外籍旅遊Kol攪動境內外社交媒體圈,國人文化自信感愈加強烈,大眾旅遊春季檔「萬紫千紅總是春」。

    「堵山」替代「堵車」 穿漢服游博物館成「流量密碼」

    今年清明,「堵山」替代「堵車」成為熱門話題,多個山嶽類景區發布限流提示。攜程數據顯示,截止發稿近一周,深圳梧桐山、安徽天柱山、四川青城山、福建武夷山天游峰等景區累計搜索量環比漲幅超過80%。

    遊客的熱情背後,是「輕戶外」風潮的全面滲透,短途徒步、親子登山等低門檻活動成為家庭出遊首選。與此同時,這股熱潮也帶動了當地酒店價格上升。攜程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天柱山景區周邊酒店均價環比前一周上漲28%,景區所在的潛山市酒店均價環比上漲近四成;青城山景區所在的都江堰市酒店均價環比前一周上漲39%;武夷山天游峰景區周邊酒店均價環比前一周上漲近20%。

    假期期間全國人氣較高的博物館主要有:陝西歷史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等。穿着漢服逛展的年輕人成為了博物館和藝術館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穿漢服逛博物館現象,反應的是年輕人越來越明確感知到文化自信,這種自信感未來會越來越強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雲判斷,「我們的遊客已經越來越看重國家民族的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程旅行平台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山嶽類風景區的熱度僅次於賞花踏青和主題樂園,泰山、黃山、華山、三清山、普陀山等知名風景區熱度位居全國前列。其中,三清山、普陀山、武當山、九華山等知名風景區同時也擁有眾多佛教或道教歷史遺蹟或寺廟景區,是假期期間踏青訪古的首選。

    賞花儀式感「頂配」 名山和古剎最出片兒

    「名山&古剎」在追求旅途意境的年輕人心目中是一對天然「CP」。除卻打卡名山,旅遊消費大眾化趨勢之下,儀式感也成為風景之外不可或缺的體驗。穿着漢服到古剎逛展是年輕人為打開燦爛中華文化用心準備的「儀式感」。

    清明賞花的儀式感「頂配」,莫過於到千年古剎中參加傳統文化活動順道探尋「春」的蹤跡。同程旅行平台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全國各地知名寺廟類景區人氣較日常均值上升了200%以上,「網紅」景區紛紛出現了「人從眾」的景象。

    「中國人越來越關注靈性成長,年輕人有靈性追求意識,找到舒適踏實溫馨的感覺。所以古剎遊玩法應運而生。」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先生認為。

    據悉,假期期間,人氣較高的寺廟類景區主要有:武漢古德寺、蘇州寒山寺、西安大興善寺、南京雞鳴寺等。熱門寺廟不僅有傳承千百年的傳統文化活動,同時還有各自的春季「鎮寺名花」。例如,南京雞鳴寺的櫻花,揚州大明寺的山茶花,上海東林寺的櫻花、桃花、海棠花,北京潭柘寺的玉蘭花等等,在寺廟古建的映襯下格外「出片兒」。

    此外,記者還觀察到,年輕人更小眾混搭的玩法還包括穿漢服聽戲劇、參與劇本殺、看新式話劇和音樂劇、尋古胡同老巷和有歷史感的宅院和府邸等。「這種現象和活動創新供給,更加體現這屆年輕人用具象化方式增加旅遊儀式感和文化認同感,」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

    粵港澳北上祭祖與南下探親「雙向奔赴」

    北上祭祖與南下探親在粵港澳大灣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據攜程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香港居民入境內地訂單量同比攀升35%,深圳、東莞、汕頭、汕尾等僑鄉憑藉宗祠文化及特色美食成為港人尋根問祖的熱門選擇;而內地居民打卡香港M+、山頂纜車等知名景點的訂單量同比增幅更是超過100%,實現了以節氣為紐帶的文旅氛圍傳遞。

    數據顯示,4月3日至7日廣深港跨境高鐵預計運送旅客54.5萬人次,日均客運量達13.6萬人次,同比增長15%。

    據悉,清明假期香港的藝術館和展覽依舊火如荼進行。從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的「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特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展覽、香港藝術館的」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到戲曲中心的「多元·共融藝術巡禮」、藝術公園的「西九家FUN藝術節」,再到金鐘太古廣場的香港巴塞爾場外展覽、佳士得、蘇富比的拍賣會等,充滿國際潮流的香港也吸引境內外遊客駐足。

    境外踏青日韓持續霸榜 歐洲自駕Chill出圈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5世博會的光環效應下,世博迷得以大飽眼福。Airbnb數據顯示,日本大阪的住宿搜索熱度激增至去年同期的近5倍,增速領跑日本熱門城市。同時,持高不下的熱度也迅速蔓延至大阪周邊的關西城市--京都憑藉深厚的人文底蘊,搜索熱度同比增長近3倍;更有熊野古道的門戶小城田邊,吸引徒步愛好者前往領略迷人的自然風光,其熱度呈現9倍的同比增長。

    此外,濟州島近日還因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吸引了一波劇粉打卡熱潮,內地旅客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印證了景區打卡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撬動效應。

    今年清明假期旅行的性價比更高。據阿里巴巴旗下飛豬數據顯示,清明假期的平均機票價格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調。目前,上海飛往呼和浩特、杭州飛往北京等假期前後的熱門航班,最便宜的機票價格均在350元上下(含稅費);廣州飛往泰國曼谷、上海飛往韓國清州目前也有500元內(含稅費)的高性價比機票值得「撿漏」。

    自駕穿梭於流動的歐洲歷史人文,也是國人探索境外自由浪漫的方式之一。Airbnb平台數據顯示,尼斯搜索熱度位居法國熱門城市第二。沿海岸線途徑被譽為「賽車天堂「的迷你國度摩納哥,一路行至海濱小城芒通,旅行者飽覽壯麗的海岸風光,帶動兩地搜索熱度同比激增超70倍。

    外籍kol紛紛打卡花式游中國

    頗為有趣的是,花樣逛長城、躺着打卡重慶Loveladder、膜拜國產機械人跳舞、欣賞湖南長沙漢服姑娘琵琶曲《十面埋伏》……在Ins和YouTube上分別擁有3258k和3840k粉絲,外籍黑馬kol「甲亢哥「也在清明前後來了一場別出心裁的中國游,吸引不少境內外觀眾線上線下駐足。

    吳麗雲教授分析,「得益於國家層面在入境遊免簽政策方面的積極推進,以及伴隨自媒體和境內外社交平台的廣泛使用,外國遊客赴中國後,用他們的視角傳遞中國信息,因是自身視角切身體驗,故對外國遊客有巨大吸引力,亦對中國入境遊有顯著傳播效應。」

    「隨着更多政策效應的釋放、境內外社交媒體平台的中國文旅國際傳播,現代科技的應用和公共服務的完善,當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旅遊需求遇見多品類、高品質的旅遊供給,我們終將迎來大眾旅遊的春季檔。」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記者 林彬彬 特約記者 王怡婷)

    頂圖:4月6日,遊客在安徽黃山風景區飛來石景點參觀。中新社

責任編輯:蔣璐 清明假期入出境遊客251.33萬人次 同比增22.4% 年輕人「堵山」混搭遊出新高度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