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深圳理工大學舉行首期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發布會。該校人工智能領域的6項創新成果亮相,「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同步揭牌。
「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發布會是深圳理工為了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支持學生個性化發展、完善學校『分軌培養』(學術軌、工程軌、創業軌)生態體系舉辦的一個系列活動。」深圳理工大學校長樊建平介紹道,目的就是搭建交流平台,促進不同學科之間思想碰撞與學術交流,催生跨行業、跨地區的創新理念,培育更多創新成果,推動區域創新發展,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據了解,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發布會系列活動以「焊」牢科技與產業融合點為核心,圍繞深圳理工七大學科交叉專業學院對應的行業主題,與深圳市各行業協會合作,邀請企業家、投資人、政府代表等共同探討技術商業化路徑,並通過學術成果發布、校企合作簽約、創新中心揭牌等活動,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產業發展。
首期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發布會以「深理鏈接,AI創未來」為主題,展示了深圳理工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六項創新成果,涵蓋大模型、多模態數據融合、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彰顯學校在AI領域的硬實力。
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正教授傅為農團隊的「電機的人工智能代理模型」,面向電動汽車、機器人等領域對高效電機的需求,針對傳統電磁場計算耗時長的痛點,採用人工智能方法為電磁設備中常用的電動機設計代理模型,可大幅節省電機優化設計與控制時間,提升產品性能、降低成本,更有望突破國外軟件限制,為電機製造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提供核心技術,推動電機設計製造向智能化、高效化升級。
本次活動還特地邀請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CEO常琳到場,為學生和嘉賓們分享他對行業趨勢的見解。同時,常琳還被聘為深圳理工的產業導師,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指導,未來,樂聚機器人也將開放企業實驗室資源,為學生提供實習、參觀等實踐機會。
活動現場,樂聚機器人自主研發的「夸父」機器人還和與會嘉賓一起為深圳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揭牌。接下來,該中心將重點圍繞「生物信息+AI」進行科研產業轉化,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資源保障,孵化及轉化一批「人工智能+」交叉集成型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記者 林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