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北大深圳論壇2025舉行 聚焦「改革」與「創新」 共話未來發展新路徑

北大深圳論壇2025舉行 聚焦「改革」與「創新」 共話未來發展新路徑

責任編輯:唐藝丹 2025-03-30 11:32:3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春潮澎湃,長風浩蕩。3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發起的北大深圳論壇2025在五洲賓館舉行。時值「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本次論壇聚焦「凝聚改革共識 激發創新活力」。來自經濟、科技、國際關係等領域的五位重量級專家學者與社會各界人士千餘人齊聚一堂,分析宏觀經濟,暢談科技創新,解讀國際形勢,縱論改革發展。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致開幕辭並主持論壇。他表示,在全球政治經濟劇烈動盪而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背景下,北大深圳論壇2025的舉辦可謂正當其時。他指出,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凝聚改革共識 激發創新活力」,其中的兩個關鍵詞是「改革」和「創新」。「深化改革 不斷創新」不僅是四十多年來中國成功發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未來突破困境、繼續增長的基本動力。他相信來自經濟、科技、國際關係等不同領域的五位重量級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和當前熱點話題的主旨演講,將為社會公眾提供深刻的思想洞見,帶來更多的未來啟示。

2.png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張錦在題為《AI4S: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之路》的主旨演講中,從「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基礎研究的路徑與困境」「AI4S:基礎研究的加速器」「AI4S:中國之路的機遇與挑戰」四個方面做了分享。他指出,AI4S(AI for Science)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輔助和加速科學研究,從而提高研究效率並推動新的科學發現的一種跨學科應用。我國可以在算力、模型、數據、場景等四個方面持續探索,着力解決好科學研究的數智化轉型、構建平台科研模式、開展交叉型人才培養等三個關鍵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人工智能道路,促進人類社會千行萬業的發展進步。

张.jpg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張錦。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題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的主旨演講中,通過分析今年1至2月中國的宏觀經濟,指出宏觀政策「組合拳」發力顯效,經濟運行總體良好、穩中有進,但仍存在嚴重依賴外需、居民消費不理想、民間投資不振等問題。2025年,需要認真落實中央精神,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他強調,面對未來依然嚴峻的挑戰,貨幣政策需要在宏觀上轉向以管理流動性為中心;在微觀上,實現銀行等中介機構的轉型,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關於AI向各個領域迅速滲透問題,我們必須發揮制度優勢,通過全面的社會政策,大力促進AI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同時應對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挑戰。

4.png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題為《科技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是世界百年大變局的關鍵變量,科技創新正在成為大國博弈角逐的主戰場,重塑各國競爭力消長和全球競爭格局。我國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關口,迫切要求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他表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他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以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5.png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王逸舟在題為《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新機遇、新挑戰》的主旨演講中,首先分析了當前「不確定的新常態」,指出過去已有知識存在巨大盲區與局限,必須學會適應不確定的新時境。他指出,新的周期與風口帶來新機遇——中國與外部世界深度融合。同時,新常態也帶來了新挑戰——中國在海外利益維護、硬實力、軟實力等方面仍存短板。他最後強調,大國之間的競爭「勝負在內不在外」,作為全球大國在承受榮光的同時更需要保持韌性,不斷提升自己。

6.png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王逸舟。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盧邁在題為《投資於人——從農村兒童早期做起》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投資於人」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高質量人口能為市場經濟和知識科技提供核心驅動力。他詳細介紹了中國人力資本開發的現狀,並指出中國政府歷來重視人力資本投資,通過一系列舉措,為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強調,兒童早期是認知、語言和社會情感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投資於人」應該從農村兒童早期做起,通過改善營養、提供科學早教、加強政府和社會支持,促進「幼有所育」,加強國家人力資源開發、促進國家人力資本積累,從而推動社會公平、人口高質量發展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7.png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盧邁。

 北大深圳論壇不僅是北大服務社會、貢獻思想的平台,也是深圳吸收前沿思想、探索實踐路徑的舞台。北大的思想力量與深圳的實踐精神有機結合,將碰撞出更多「高端而開放」「前沿而務實」的思想火花。未來,北大深圳論壇將繼續成為連接學術前沿與中國實踐的重要紐帶,為深圳、為粵港澳大灣區、為整個國家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背景信息

 「北大深圳論壇」創辦於2007年,自2021 年起走出校園,並逐步在原有的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科技和國際關係等領域的探討。近年來,論壇先後圍繞「「十四五」規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中國經濟:新形勢、新發展」「科技創造未來 改革引領發展」等多個主題,邀請了謝伏瞻、畢井泉、易綱、金立群、陳德銘、龍永圖、張曉強、黃奇帆、朱民等政策制定者和中央部委領導人,林毅夫、白春禮、周其仁、樊綱、劉偉、賈慶國、黃益平等經濟學家和科學家分享觀點和見解,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歡迎。「北大深圳論壇」已成為解讀最新政策,剖析全球變局,洞悉科技前沿,探討發展路徑的思想交流平台,被譽為深圳版「到北大聽講座」的標誌性活動。

 頂圖圖說:論壇現場。

責任編輯:唐藝丹 北大深圳論壇2025舉行 聚焦「改革」與「創新」 共話未來發展新路徑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