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9日)表示,由於天氣寒冷,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健康。
寒冷天氣容易引起或加劇疾病,長者、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其他長期病患者應特別小心。
長者皮下脂肪較少,體溫調節機能減退,在寒冷天氣下,身體可能未能對氣溫下降作出適當反應。
部分長者可能因為行動不便以致身體產生及保存熱能的能力減低。長者如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等,會令他們體弱及減慢新陳代謝率,因而減少製造熱能。此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臟病等長期病患者,亦會較易因氣溫驟降而令病情惡化。
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留意天氣預報,因應需要加穿禦寒衣物,包括帽、頸巾、手套及襪等;
●進食足夠的食物,攝取充足的熱量;
●經常做適量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
●逗留在溫暖的環境內,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
●使用保暖電器時要注意安全,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如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
此外,市民應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酒精會令血管擴張,不但不能保暖,更令身體流失熱量,使人感到寒冷。
家長亦應確保嬰兒穿着足夠衣物保暖,但宜輕巧,以防嬰兒過熱。
嬰兒就寢時,家長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保持房間空氣流通,溫度適中;
●緊記讓嬰兒仰睡,確保他睡覺時頭部、面部及雙手外露,不會被遮蓋;
●嬰兒不需要使用枕頭。讓嬰兒睡在堅實和大小適中的床褥上,切勿在嬰兒睡覺的地方放置軟身物件、枕頭和寬鬆被鋪;
●讓嬰兒獨自在嬰兒床上睡覺,並把嬰兒床放在父母的床邊;
●締造無煙環境。
另外,多種呼吸道病原體,包括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在內,可能在冬季轉趨活躍並同時傳播。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人士外,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都建議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有較高風險患上流感及其併發症的人士,包括長者及兒童,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詳情請參閱衞生防護中心有關疫苗接種計劃的網站。
同時患上流感與2019冠狀病毒病的患者有較大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和死亡。接種流感疫苗與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對於長者,尤其居於院舍的院友同樣重要,他們亦應盡快按建議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額外加強劑。市民亦應保持良好個人和環境衞生,以防感染呼吸道疾病,注意事項包括:
●病人佩戴外科口罩可以預防傳播呼吸道病毒,因此出現病徵(即使症狀輕微)的人士佩戴外科口罩十分重要;
●在乘搭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逗留時,應佩戴外科口罩。正確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包括在佩戴口罩前及脫下口罩後,保持手部衞生;
●避免觸摸眼睛、口和鼻;
●雙手一旦染污,應使用梘液和清水以正確方法洗手;
●當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着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其後應徹底洗手;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及充足休息,不要吸煙和避免過大的生活壓力。
一些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特別是與火鍋食品有關的疾病,在天氣寒冷時也很常見,市民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處理食物及進餐前應該洗淨雙手;
●選擇食物時,不要光顧無牌或衞生環境惡劣的商戶;
●徹底清潔並煮熟所有食物;
●蔬菜應以流動清水徹底沖淨,方可烹煮食用。在適當的情況下,可用乾淨的刷子刷洗帶有●硬皮的農產品,以去除表面和縫隙間的污物雜質,包括除害劑殘餘和污染物;
●蝦應徹底煮熟,並待殼變紅及蝦肉變白和不透明後才進食;
●貝類海產如帶子及象拔蚌等的外殼應洗擦乾淨,並去除內臟;
●切勿進食任何未完全煮熟的淡水水產。為確保食物徹底煮熟,食物的中心溫度須至少達到攝氏75度,以消滅致病菌;
●大部分火鍋材料都應存放在攝氏四度或以下的冷凍格內,冷藏食物則應放在攝氏負18度或以下的冰箱內;
●切勿以生雞蛋作為火鍋蘸醬;
●使用不同筷子夾取生熟食物,以免交叉污染。
此外,市民使用燃燒燃料的裝置時,特別在室內地方,須確保有良好的通風,以免因吸入一氧化碳引致中毒,損害健康。(中通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