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投資北京大會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辦,大會以「投資北京、贏得未來」為主題,來自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央企、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投資機構等國際知名企業在內的600餘位嘉賓現場參會。大會集中發布215個招商項目,總額達954.5億元,並現場簽約30個重點產業項目,簽約額615.4億元,涵蓋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六大領域。
對接全球資本釋放首都機遇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在致辭中指出,北京2024年經濟總量達4.98萬億元,人均GDP突破3.2萬美元。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將重點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動機,強化「兩區」政策優勢,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現場發布的215個項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同步推出骨科手術機械人臨床應用、AI數據庫開發等創新場景,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載體支撐。
三大領域成投資焦點
大會共簽約30個重點產業項目,簽約總額達615.4億元人民幣,涵蓋生物醫藥、金融、科技服務、智能製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多個產業領域。這些簽約項目的落地實施,預示着實力企業將在北京扎根,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將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簽約項目中,生物醫藥領域表現突出,房山區哈佛醫學創新中心將推動細胞醫療標準化建設,大興區瑞橋鼎科醫療總部投資10億元建設生產基地,密雲區萊泰製藥生產基地項目完善中藥產業鏈。科技服務領域,海淀區永豐TOD綜合體、石景山區超智算項目等總投資154.57億元,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綠色能源項目中,中氫科技氫燃料電池項目實現關鍵材料國產化,通州區直接空氣碳捕集項目助力「雙碳」目標。
市區攜手擦亮「北京服務」品牌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系統闡釋高精尖產業培育體系,順義區重點推介中德產業園,經開區突出「六區」疊加政策優勢。現場設置投資洽談專區,通過「一對一」對接解決企業訴求,搭建政企合作橋樑。戴德梁行、默沙東等企業代表在高端訪談中分享投資經驗,肯定北京創新生態與開放包容環境。
此次大會通過項目發布、政策解讀、精準對接,全方位展現首都高質量發展前景,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紅利的重要平台。隨着30個重點項目落地實施,北京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記者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