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為支持外貿企業降本增效,海關「保稅+ERP」場景已在廣東省內深圳、拱北和汕頭等海關複製推廣,目前,省內海關已通過「保稅+ERP」對接115家保稅加貿企業ERP系統,占全國試點企業數的66%。
據介紹,「保稅+ERP」監管模式是指海關對接抓取企業 ERP 系統(企業生產管理系統)與進出口活動有關的生產數據接入海關大數據池,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數據和海關業務數據交叉印證,通過數據共享精簡保稅監管程序性手續,實施順勢監管。目前,「保稅+ERP」監管模式在全國已對接比亞迪、聯想、寧德時代等175家企業,2024年進出口1.34萬億元。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稽查工作處副處長葉坤表示,廣東省內海關創新保稅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推進與現代大型保稅加貿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相適應的「保稅+ERP」監管模式改革,提升監管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以深圳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為降低維修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拓展了平板電腦、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產品的保稅維修業務,但因料件的進出轉存數量大、時效性強,邊角料處置監管嚴格,其享受政策紅利的效果不夠明顯。因應企業拓展保稅維修業務的需求,深圳海關創新實施「保稅+ERP」監管模式,通過對接企業ERP系統,開發大數據智能監控指標,對保稅維修替換件、壞件、舊件、無法修復件等物料信息進行追溯,動態監控企業維修貨物流向,強化維修過程中產生的舊件、壞件等固體廢物處置監管。
「在海關和商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耐心指導下,我司成功獲批『區外保稅維修』業務資質,保稅維修業務也不斷升級擴容,有力支撐我們拓展海外市場。」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關務經理許曉峰表示。據統計,2024年7月開展業務以來,該企業區外保稅維修業務維修進出口貨值已突破8000萬元。
下一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將積極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在廣東省內全面複製推廣海關「保稅+ERP」監管模式,切實提升助企惠企能力水平。(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陳琳 潘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