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26日)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提出,將研究「按實補價」概念及會於短期內就為土地行政程序拆牆鬆綁、精簡審批程序。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劉國勳表示,多項措施值得支持,考慮「按實補價」及修改現行短期租約條款等做法將可增加發展商或企業投資意欲,並加快發展項目早日落地,亦有助北都多元化發展。
甯漢豪提出減低建築成本、精簡審批流程,包括政府將就部分建造環節進行中央採購、由專業人士自行認證。劉國勳稱由相關專業人士發揮專業,利用市場力量協助認證建造工程或圖則等,可加快項目審批流程,並預計自行認證或會試行模式推出,日後再進一步擴大及恆常化。至於現行標準補地價只分住宅及非住宅,惟非住宅項目實際上有很多不同發展方向,發展商可考慮發展休閒項目等,故要求以同一標準補地價,發展商未必願意投資不同項目。政府若推出「按實補價」,發展商更具彈性,按實際商業用途投入相應資金,將可促進北都多元化發展,做法值得支持。他還建議局方進一步拆牆鬆綁,批出特長租約如10年、15年等,令產業可確保發展年期,計算投資及回報。
劉國勳續指,政府考慮全面放寬讓全幢3層村屋進行飲食、民宿等商業活動,有助鄉村分享發展成果,同時讓新界不同旅遊點做好配套,促進經濟發展。他期望政府提出的相關方向可盡快落實,新界東北迎日多塊原址換地不成功,洪水橋/廈村商業地帶亦推遲,故應積極引入私入市場力量,加快北都發展,並相信有關措施若早日落實,有助北都多個項目加快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