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日(24日)主持體育委員會年度會議後會見傳媒,宣布對精英體育資助制度(EVSS)及精英運動員直接資助機制作出調整,調整將於今年4月1日起生效,包括桌球和網球未來兩年繼續列為「A級」精英運動項目,以及所有精英運動員(包括殘疾運動員)的直接資助額將上調8.3%,全職「成年隊」運動員資助更由每月7130元增至1萬元。
桌球網球獲靈活處理
羅淑佩表示,精英體育資助制度會於每屆奧運會及殘奧會後檢討,以確保制度與時並進。在今次會議中,體育委員會決定對制度作出調整,針對個別項目的獨特性提供更大彈性。桌球和網球因應其國際賽事特性獲特別考慮,未來兩年將繼續列為「A級」精英運動項目。殘疾人保齡球(肢體殘疾)則維持「B級」。
為桌球制定的新準則放寬了要求,由原本需在過去四屆及未來兩屆共六屆奧運或亞運中至少三次入選,改為自1997年香港正式以「中國香港隊」參賽起計算,最少三次成為或即將會成為奧運或亞運比賽項目。因此,在1998至2010年間四次成為亞運項目的桌球,符合新標準,可以繼續成為「A級」精英運動項目。羅淑佩解釋,此調整因應桌球入選奧運或亞運資格受國際奧委會決定,並不由運動屬會或運動員控制,故需更靈活處理。
網球方面,因缺乏世界錦標賽這樣的大型賽事,經過商討後,決定新增四大滿貫賽事、台維斯盃(世界組)及金夫人盃(世界組I)的成績作為評級標準,取得前三名成績可達「A級」標準。羅淑佩提到,很開心得知本地網球運動員如黃澤林(Coleman)取得好成績,希望他能繼續取得佳績。
此外,最少八個表現優異的項目獲升級為「A級」或「B級」精英項目,包括高爾夫球將升至「A級」,獨木舟及殘疾人游泳(肢體殘疾)則升至「B級」等。羅淑佩強調,越來越多項目躋身精英行列,反映香港運動員實力提升及精英體育政策成效,政府將持續檢視發展需要,確保培訓系統適切。
「成年隊」增至1萬元
羅淑佩亦公布精英運動員直接資助機制的改善措施。鑑於香港運動員在巴黎奧運及殘奧的歷史性佳績,以及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檢討要求,香港體育學院(體院)完成相關評估。所有精英運動員(包括殘疾運動員)的直接資助額將於4月1日起上調8.3%,幅度參考自2020年至今的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及市場薪酬趨勢。
全職「成年隊」運動員的標準資助額將由每月7130元增至1萬元,以肯定及鼓勵全職運動員的投入。同時,體院將首次為殘疾運動員引入「成年隊」組別,吸引更多殘疾人士加入精英運動行列。羅淑佩澄清,資助並非運動員的「薪酬」,因體院除財政支援外,還提供住宿、飲食、教練及醫療等全面協助,強調運動員的努力無法單以金錢衡量。
另外,有記者問及Cityline近期門票印製失誤,羅淑佩稱具體原因需由Cityline解釋,因為負責收到指示如何印製門票、印製甚麼門票和後來的配對,全部都是由Cityline自己處理的。政府已要求其迅速交代補救措施並向受影響持票人道歉,局方會密切監察換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