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政府積極推廣創新科技,致力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香港眾多大專學院校亦努力栽培從事創新科技的初創企業,如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的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便培育出眾多優秀的創業團隊,醫結有限公司(MediConCen)亦是該計劃力挺的新紮「獨角獸」。
醫結是一間專注於保險科技的初創企業,致力提升醫療保險的理賠效率與準確性。企業於2018年加入數碼港培育計劃,獲得財務支持及夥伴網絡聯繫。在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CMF)的牽頭下,醫結於2020年成功獲得額外的共同投資,以促進其發展。2021年醫結又獲得城大「HK Tech 300」計劃的100 萬元天使基金支持,一路穩步成長。現時醫結有三名共同創辦人:行政總裁楊廣榮、營銷總監劉懿瑩及營運總監楊廣業,本港有40名員工,海外員工20人。
醫結三名共同創辦人(左至右):劉懿瑩、楊廣榮和楊廣業。 記者 崔俊良攝
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楊廣榮介紹,他們創立醫結專注於保險科技,目標在於解決保險公司的痛點,就是理賠時保險公司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處理眾多索賠文件,長期為人詬病。
他舉例說保險公司處理住院保險的理賠手續,通常有以下幾個主要步驟:
1)提交索賠申請:保單持有人需要準備相關文件,並在指定期限內提交索賠申請。這些文件通常包括索賠表格(部分由主診醫生填寫)、醫療收據、醫療報告、檢驗報告副本等。
2)審核文件:保險公司收到申請後,會對提交的文件進行審核,確保資料完整且符合保單條款的要求。
3)評估申請:保險公司會根據保單條款和細則,評估索賠是否符合理賠條件。如果需要,可能會要求額外的醫療資料或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4)批核與通知:一旦評估完成,保險公司會通知保單持有人索賠結果。如果申請獲批,會說明賠償金額及支付方式;若被拒絕,則會提供拒賠原因。
5)支付賠償:若索賠獲批,保險公司會在指定的工作日內將賠償金額轉帳至保單持有人指定的銀行賬戶。
楊廣榮表示,上述理賠手續如果順利的話,保險公司一般最快都要花六個星期處理。
快速處理和校對索償資料
醫結針對理賠過程研發的一站式方案利用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Al)和光學字符識別(OCR),提供自動化保險理賠服務,快速處理和準確校對索償資料,協助保險公司起草理賠文件,令保險公司處理理賠時間可以大大縮短,同時系統具有偵測功能,可點出可疑個案,有效地防止詐騙、浪費或濫用等行為。據楊廣榮介紹,採用醫結的系統,保險公司處理理賠的時間可以減少一半,亦可節省處理理賠約兩成人手。
醫結系統受惠於近年全球AI飛躍發展,楊廣榮認為,AI可以很好地代替人手處理那些繁瑣的事情,保險公司使用醫結系統節省下來的人手,可以處理其他更複雜的事情。他說:「低價值的工序不應由人手處理,應改由AI處理低價值的工序,人手應該做更高價值的工作」,楊廣榮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的系統是世界最好的(理賠AI)」。
透過醫結專利的區塊鏈技術及加密技術作交叉驗證,還可將醫療紀錄、保單詳情等資料安全地記錄在系統之內,確保資料不被篡改。
醫結目前已經與全球21間保險公司簽約,為超過200萬名受保客戶提供創新的保險自動化理賠服務,涵蓋門診及住院,並有逾1200名醫生使用,包括牙醫、普通科醫生、專科醫生及中醫師。醫結也曾獲多個本地和國際獎項,包括入選《福布斯亞洲》2021亞太區值得關注100家企業等。
去年醫結完成A輪融資,成功籌集866萬美元(約6731萬港元)。此輪融資由滙豐資產管理領投,並獲得原有投資者如高美資本(G&MCapital)、ParticleX的支持,同時迎來新投資者永時創投等加入,憑藉這筆資金的注入,醫結的總融資金額已達1450萬美元(約1.1億港元),為公司進一步擴展至國際市場提供強大動力。
大灣區是重點開拓的市場
醫結正積極拓展業務至大灣區、越南及沙特阿拉伯等地,大灣區是該公司重點開拓的市場,現時已與內地一家三甲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營銷總監劉懿瑩稱讚大灣區出台眾多政策惠,對科技初創公司有相當多支援,而香港政府亦十分支持初創企業發展。在開闢越南市場方面,醫結已着手進行系統本地化調校,在當地尋求更多合作夥伴,較為特別是醫結部署開拓較為冷門的沙特阿拉伯市場,原來醫結的股東之一亦有沙特阿拉伯的投資者,亦佔有一定有優勢。
醫結管理層坦言,公司仍處投資階段,最消耗資金就是研究開發,現時公司對資金並無壓力,要達到收支平衡亦不難,暫時並不急計劃上市集資,但上市是其中公司未來其中一個目標。楊廣榮認為當前公司最首要任務是開拓海外市場,讓多些保險公司使用他們的系統。
城大「HK Tech 300」培育逾900支初創團隊
「HK Tech 300」是由城大舉辦,目的是協助有志創業的城大學生、城大校友、城大研究人員以及其他人士成立初創公司,令他們的創業之旅得以啟航。計劃自2021年起,超過1800位創業人士參加了資助訓練課程 ,至今已培育了超過900個初創項目,當中逾190間初創企業獲天使基金及創投基金的投資。同時將城大的研究成果及知識產權轉化為實際應用。
有志創業人士完成培訓後,通過甄選的項目團隊可申請城大HK Tech 300種子基金,並進入「播種期」。每隊成功申請的項目團隊可獲得港幣10萬元,助團隊把創新的意念轉化成為初創公司。當6至12個月的資助期結束後,合資格的團隊會獲推薦申請高達港幣100萬元的HK Tech 300天使基金,讓初創公司得以發展,以及驗證初創公司的營運模式。
培育期完結時,獲天使基金投資的初創公司,可獲推薦申請其他高達港幣1000萬元的外來基金資助,進一步發展成為創新科技企業。可供申請的資助項目包括創新及科技基金(ITC)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和「研究人才庫」,以及由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策略夥伴和支持機構設立的不同培育計劃。(香港商報記者 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