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今日(16日)表示,政府一直關注香港建造成本相對高的問題,自2023年第四季開始展開研究,就減低建造成本措施制定了四大具體方向,包括優化項目採購模式、善用先進科技及建造技術、精簡審批流程,以及檢視設計標準及要求。今年起會以「成熟一項推一項」、先行先試的模式推行相關措施。
在善用先進科技及建造技術方面,發展局透過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與建築署合作,在首個工務工程項目(加路連山道區域法院)引入「遙控天秤系統」,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IoT)在地面遙距控制天秤,為天秤操作員節省上落天秤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發展局同時亦牽頭協助上述工務工程項目相連的私人發展項目應用系統,並會繼續加大力度推廣採用系統,期望有更多公私營項目響應。
在應用先進物料方面,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粉嶺北新發展區—粉嶺繞道東段(石湖新村北至龍躍頭)率先採用超高強度的S960鋼材建造兩條行人天橋,屬於全球首例,大幅減少所需鋼材、減輕橋樑的自身重量,從而降低了地基、運輸和吊裝成本,令整體建築成本減少近三成。另外,採用了全港首次應用的橋樑轉體施工方法,不單令工期縮短一年,更大大減低施工風險及對鐵路的影響。
發展局轄下部門積極採用新材料及新技術,為日後應用於其他基建項目提供寶貴經驗,未來政府會在更多工程項目中應用,降低成本,提高建造業生產力。
頂圖:全球首例S960超高強鋼跨河行人天橋成功合攏。發展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