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黟縣生態環境分局與湖南林科達農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調查隊伍在開展冬候鳥補充調查時,在清溪江黟縣段拍攝到一雌一雄兩隻中華秋沙鴨在水中游弋的場景,這是安徽黟縣縣域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在黟縣境內發現證明該縣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工作取得成效。
中華秋沙鴨,(學名:Mergus squamatus),因其數量稀少,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隸屬於鴨科秋沙鴨屬,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列為瀕危物種(EN)。它對生活環境要求極為嚴苛,需要優質的水環境,絕佳的覓食場所以及茂密的水岸森林,故可稱得上是水質及周邊生態環境好壞的重要「指示物種」。
這次在黟縣發現中華秋沙鴨,既能對當地生物多樣性資源本底數據進行有力補充,也將進一步完善該物種在安徽省內的分布格局,同時也反映出黟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生態環境絕佳。
此前,黟縣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隊伍在黟縣宏村鎮塔川村一處農田發現兩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極危物種——黃胸鵐(學名:Emberiza aureola)。黃胸鵐隸屬於雀形目鵐科鵐屬,又名黃膽、禾花雀,在安徽省的居留型為旅鳥,每年春秋遷徙季節會兩次過境,每次時間僅數月。棲息於低山丘陵至平原有稀疏樹木的灌叢草甸,尤喜河谷濕地附近。黃胸鵐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極危(CR)物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黟縣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發祥地,也是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核心區之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兩項世界級品牌。作為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黟縣生態資源獨特優越,田園風光旖旎秀美,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中國畫裡鄉村」之美譽。全縣植被覆蓋率86.35%,森林覆蓋率高達84.78%。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在全省名列前茅,全縣富硒、富鋅土壤面積分別占國土面積的43%和51%,為全國罕見的成規模硒鋅同富地區。塔川獲批國家森林公園,宏村奇墅湖入選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24年,黟縣空氣優良率98.1%,其中PM2.5平均濃度、降塵量位居全省59個縣(市)第一,環境空氣質量創造歷史最優成績。全縣飲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出境水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近年來,黟縣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造「文旅康養勝地」,先後出台《黟縣十三五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黟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19-2035)》《安徽省黟縣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1-2030年)》等多項生態發展規劃,規劃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重點,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贏。黟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先後榮獲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榮譽稱號,入選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韌性十足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子,繪就綠色美麗新畫卷。和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十餘項國家級榮譽。(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