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廣西設立『桂港青少年遊學城市研學基地』,通過研學活動讓桂港青少年深入交流,增進文化互鑒。」2月22日,防城港市政協委員、香港廣西防城港市同鄉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仁心同濟慈善基金主席廖少輝在防城港市第七屆政協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提案中提出,當前,桂港兩地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互動不足,缺乏深入了解,青少年交流需求迫切,設立遊學研學基地,有助於加強兩地青少年的溝通,增進理解,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
廣西北部灣作為中國南海的重要門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理優勢。防城港市作為廣西對外開放的前沿,具備建設國際化交流平台的潛力。防城港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教育資源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廖少輝表示,桂港兩地在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具有互補性,合作空間巨大。研學基地的建設將帶動當地教育、文化、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繁榮。同時,基地的運營可深化桂港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廣西在全國乃至東盟地區的影響力。
為此,廖少輝建議,地方政府出台專項政策,明確基地建設的目標、定位和發展規劃。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基地的建設和運營。同時,優化基地建設的審批程序,開闢「綠色通道」,縮短審批周期。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實行優先審批,確保項目盡快落地實施。並成立由桂港兩地政府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負責基地的規劃、建設和管理。邀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專業機構參與基地的設計和運營。結合桂港優勢資源,制定系統化的課程和活動方案,確保研學內容的專業性和前瞻性。
「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引入企業贊助、社會捐贈、公益基金等多種形式的資金支持,確保基地建設和運營的可持續性。」廖少輝說。
廖少輝還建議,基地建成後,可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引入專業的管理團隊。通過規範的運營機制,提升基地的服務質量和影響力,確保其長期穩定發展。並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台,全方位宣傳基地特色。定期舉辦城市文化藝術節、學術論壇、科普展覽等活動,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組織桂港兩地青少年互訪交流,增進友誼。
同時,應推動社會參與,凝聚多方力量,鼓勵非營利組織、行業協會、民間團體參與基地的建設和活動。建立志願者服務體系,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支持基地發展。
廖少輝認為,設立「桂港青少年遊學城市研學基地」不僅符合國家深化區域合作的戰略方向,也契合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時代要求。該基地的建立將成為桂港兩地文化交流的新紐帶,助力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歐陽萍)
頂圖:防城港市政協委員、香港廣西防城港市同鄉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仁心同濟慈善基金主席廖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