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施「七個一批」人才集聚項目,引進各類人才2808人。其中,全職引進博士25人,碩士411人,本科2083人;柔性引進博士136人,正高99人,副高3人,碩士44人,本科7人。
全市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73萬人,新增技能人才2.84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701人。技能人才總量達45.63萬人,占從業人員的37.77%,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舉辦「『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晉城行,逾230名優秀學子、110餘名專家和企業家如期奔赴「晉湘」之約;在8場分會場活動中,1500餘名求職者入場對接,達成就業意向447人,發布科技創新成果48項,簽約6個合作項目。
聚焦光機電產業,舉辦「第14屆中日韓三國新材料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到會中外院士級專家9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80餘位,進一步助力推動本市光機電產業集聚城市建設。
2024年,山西省晉城市加快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不斷完善「引、育、用、留、服」全鏈條政策體系,全面推進「七個一批」人才集聚項目,集中開展「引鳳興晉·城就未來」主題宣介,通過建機制、搭平台、出政策、強服務,多措並舉建強人才隊伍,一幅人才聚事業興的生動畫卷在鳳城大地徐徐展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人才支撐。
2024年6月13日至14日,晉城市舉辦「『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湖湘專家學子晉城行活動,湖南高校逾230名優秀學子、110名專家和企業家來到晉城共敘「晉湘」情誼
搭平台 展形象——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
「我們要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進一步拓寬在滬人才服務晉城發展的渠道。真誠希望大家以柔性方式參與晉城發展,多為家鄉建言獻策、牽線搭橋!」
2024年4月23日,晉城市委書記王震親自帶隊赴上海「招賢納士」,晉城市「引鳳興晉·城就未來」(上海)宣介會上,一張張「英雄帖」,誠邀滬上學子把學習成果踐行到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戰場上。
去年以來,晉城市積極參與全省「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同步開展專場宣介、「雙招雙引」、「校園招聘」、項目簽約、合作洽談、技術研討等系列活動,赴上海、長沙、杭州等11個地市21所高校,承辦了復旦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專場宣介,延伸開展「『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晉城行,累計引進人才43人,簽訂項目或協議43個,發布科技創新成果48項,讓全國各地學子在優質崗位、非遺文創、特色民俗等一系列活動中,深入地了解了晉城的厚重歷史、璀璨文化、壯麗景觀、突出貢獻和發展前景,吸引各類人才來晉創新創業……
依託重大活動、重大展會、重大平台,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晉城市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廣闊胸襟,不拘一格、聚才興城。
——成功舉辦「院士晉城行」活動,邀請顧秉林、范守善等5位院士深入我市開展實地考察、現場指導,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建起常態化溝通機制,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
—聚焦光機電產業,舉辦「第14屆中日韓三國新材料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到會中外院士級專家9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逾80位,參會總人數突破200人,我市光機電產業集聚城市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舉辦全國首屆連翹產業大會,成功聘任4位連翹產業高級顧問和6位技術專家,共同組成高端智庫,並促成中藥飲片加工、連翹數字產業園總部基地等9個項目進行集中簽約,簽約總額達13億元(人民幣,下同)。
——大力培育各級各類創新平台,推動「先進半導體光電器件與系統集成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金屬材料腐蝕與控制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將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
——新認定4家省級眾創空間和6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組織2家省級重點專業鎮龍頭企業申報省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山西皇城相府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山西省博士創新站,依託博士創新站集聚博士3人、碩士1人。
2024年9月11日至14日,晉城市邀請顧秉林、范守善、夏佳文、段文暉、葉志鎮5位院士,深入開展實地考察、現場指導、諮詢座談,為該市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高端「點睛」。圖為院士專家在山西智繪滄穹科技有限公司現場指導
建機制 強保障——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2024年5月17日上午9時36分,一名72歲男性腎癌患者接受了一場特殊的手術——機械人遠程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術。而擔任此次主刀的醫生,是遠在710公里之外的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張旭院士團隊王保軍教授。這不僅是山西省首例超越500公里的機械人5G遠程手術,更是張旭院士團隊在該省完成的首例遠程5G手術。
集聚一批晉城籍醫療專家,加大「晉醫還鄉」和高水平醫療人才柔性引進力度,2024年柔性引進75名高層次醫療人才,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晉城市結合全省「五大計劃」,立足晉城實際,發揮晉城優勢,創新實施「七個一批」人才集聚項目,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去年,晉城市通過『七個一批』共引進各類人才2808人。」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集聚一批「1+5」現代產業高端人才,精準招引光機電、煤層氣、文旅康養、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亟需人才;集聚一批高水平教育團隊,與北師大合作成立澤州一中教育集團,由北師大派出專家團隊,指導澤州一中集團化辦學,對100名優秀校長、教師跟蹤培養;集聚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舉辦第四屆全市職業技能大賽,吸引20支代表隊1103名選手參賽,選拔235人參加第五屆全省技能大賽,6個項目獲得全省第一;集聚一批青年優秀人才,通過校園引才、市直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一事一議」等方式吸引大量青年才俊築夢晉城;集聚一批能源企業高管,通過外聘董事、幹部「下掛」「上派」等方式,引進3名中石油、中聯專業型高管到我市掛職,提供管理服務和技術支撐;集聚一批知農愛農新型人才,通過雙向選擇、按需制定方式遴選136名農業技術人員作為隊員,包聯到縣、到重點項目。
不僅如此,晉城市不斷完善人才工作領導機制,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着眼釐清組織部門、職能單位「統」「分」關係,橫向上,強化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將社會工作部、團市委、投資促進中心等6家與人才緊密聯繫單位納入領導小組,修訂晉城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及辦公室工作細則;縱向上,完善人才工作聯絡組織體系,每月組織召開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聯絡員會議,安排部署重點工作、協調解決難點問題。結合本市產業特點和發展需求,推動校企合作「訂單式」育、實操實訓「雙元制」育、打包項目「超前化」育,指導成立了「晉城市光機電產教聯合體」,並推動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晉城技師學院李思銳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通過評審……2024年,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45.63萬人,占從業人員的37.77%,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山西省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務團成員廖俊傑博士帶領技術團隊對煤化工企業進行技術幫扶,經生產實踐,為企業節約資金1000餘萬元
出政策 優服務——優化人才發展軟環境
「如果我在晉城工作,那我的妻子能否隨遷過來?孩子的上學問題能夠解決嗎?」
「人才實行『零門檻』落戶,直系家屬均可隨遷;拔尖人才及以上層次人才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優先安排入學。」
2024年5月18日、19日,「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長沙專場活動在湖南大學、中南大學舉行。電氣工程專業博士張鋆在得知消息後,從北京連夜坐了16個小時火車趕回學校。在得到滿意答覆後,張鋆認真將自己的信息填入晉城市教育系統校園引才報名表,上演了一幕人才與事業「雙向奔赴」的動人篇章。
「我們全力以赴引人才,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深入實施『引鳳興晉』計劃,制定『1+6』柔性引才辦法,出台晉城歷史上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20條』,努力讓每位人才在這裏安身、安業、安心。」市長薛明耀在「『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晉城行活動啟動儀式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晉城市聚焦打造全國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態,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新政:在出台《晉城市創優高質量人才生態若干舉措》及實施細則的基礎上,謀劃實施了鳳城英才計劃,聚焦「七個一批」重點方向,綜合考慮我市教育醫療需求、科技發展需要、創新創業方向、高技能人才缺口、文化傳承保護、鄉村振興需要等,制定《鳳城英才計劃實施辦法(試行)》;擴大政策覆蓋範圍,注重本土人才的培養,重點圍繞鄉土人才和技能人才,制定《晉城市農業農村鄉土人才評價及管理辦法》《晉城市農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方案》,修訂《晉城市技師工作站管理考核辦法》《晉城市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管理考核辦法》等,鼓勵支持「土專家」「技術能手」等各類本土人才創新創業。
晉城市人才工作者在中南大學毓秀樓雙選會現場講解人才崗位、政策,為大學生和用人單位搭建起「雙向奔赴」橋樑
同時,為方便來晉求職創業人才,晉城市全力打造人才全鏈條全周期服務模式,住房方面開設了晉城青年驛站,提供免費住宿服務,目前已入住132人次;醫療方面推動建立了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為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服務;教育方面,解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21人;平台建設方面,上線「碼上通辦」平台,讓來晉人才更加便捷享受包括合作醫院優先就診等9項服務。
舉辦「晉城市2025年春節海外留學人才文化沙龍」,30餘位海外留學人才、行業專家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話家鄉發展;定期邀請掛職的省科技博士服務團成員和「1+5」現代產業領域博士代表開展座談,圍繞推動晉城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
虛懷若谷聚才智,集思廣益謀發展。一系列乾貨十足、誠意滿滿的政策和服務,提升了各類人才在晉城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營造了重才、愛才、敬才的社會氛圍,匯聚成推動晉城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晉」心「晉」意正時刻涌動在太行之巔。(王利萍 來源 太行日報)
頂圖:2024年11月28日,由山西省委組織部主辦、晉城市委組織部承辦的「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杭州專場活動在浙江大學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