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惠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吉主持會議,惠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宇航作政府工作報告。
大會現場
報告提到,今年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香港商報注意到,“融深融灣”“百千萬工程”“江湖一體”“兩灣聯動”“跨境電商+產業带”……2025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描繪了新的發展圖景,也提到了不少新詞、熱詞。這些熱詞,既是透視未來發展路徑的“風向標”,也是指引該市干部群眾砥礪奮進的“參照系”。背後的一項項舉措,也將變成惠州務實創新的政策組合拳,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書寫新答卷。
大會現場
全面融深融灣是惠州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去年以來,該市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協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今年,惠州將加快構建大灣區綜合樞紐門戶,推進千萬級幹線機場建設,推動惠坪高速、機場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設,排查和打通與廣深莞交界的“斷頭路”等,並謀划打造南北出海新通道。將持續深化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拓展“灣區認證”采信推廣場景,加快推進粵港澳跨境泛公共服務一體化。將着力促進科技產業合作,加快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產業項目建設,加強廣深港創新資源的轉化利用,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將攜手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用好“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台僑特色服務合作平台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文融合發展。(記者 盧偉)
頂圖:惠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