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長沙經開區召開2025年高質量發展大會,通過總結工作、表彰先進、發布政策、部署任務,動員全區上下以「二次創業」的精氣神搶開局、拼經濟、促發展,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持續用力建設「三個高地」先行區。
大會公布2024年惠企政策兌現情況。2024年,長沙經開區共兌現惠企資金17.28億元,惠及企業995家。其中,項目招引與開放發展10.14億元(佔比90%),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0.88億元。綜合來看,本年度政策兌現具備用途廣、涉企多、協同性強三大特點,資金涵蓋企業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生態文明建設、人才建設以及金融幫扶,包括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保等方面的大中小企業實現全覆蓋。同時,本級政策與上級政策密切配合,確保每一分錢投到關鍵處、用在「刀刃」上。
為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大會對園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單位進行表彰通報。
鈉能時代總部暨產業化基地項目等10個項目獲年度招商引資高質量項目,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等10個項目獲年度項目建設先進單位,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等20家企業獲年度經濟質效先進單位,三一集團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獲2024年度外資外貿先進單位。
世電驅動系統(中國)產業化研發中心、山河智能全球研發中心、麥格米特全球研發中心、索恩格電動系統全球新能源研發中心、三一重卡全球研發中心湖南行必達網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機構獲年度新設研發機構先進單位。
大會發布了全新「1+N」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及「我為企業+」系列服務活動工作方案。這一創新性政策體系以「系統施策」與「精準賦能」為核心理念,通過「1個主政策+多個細分專項政策」的協同模式,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堅實支持,助力園區在「二次創業」的新征程中加速前行。
「1+N」政策體系裏,主政策「1」是《關於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N」則是首批推出的四大細分專項政策,涵蓋生物製造與醫療器械、大學生創新創業「滿天星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以及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後續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動態拓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
「我為企業+」系列服務活動則聚焦「三化」一流目標,圍繞企業和項目全生命周期,以企業投資辦事「安不安全、賺不賺錢、省不省心、方不方便」為根本宗旨,構建標準化、高效率、有溫度的企業服務新生態。活動計劃2025全年開展100場以上,力爭實現全年新註冊市場主體4000家以上,新增規模工業企業50家,淨增高新技術企業85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1000家,並推動1-2家企業掛牌上市。
大會正式發布了長沙經開區先進製造業高地、科技創新高地、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實施方案。
在未來3年,園區將以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兩主一特」產業為核心,實施六大攻堅行動,力爭到2027年形成2個千億級、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推進建設先進製造業高地;到2027年,力爭上市公司達到10家、百億級企業達到7家、億元企業達到130家,新增各類科技研發機構200家,加快構建科技創新高地先行區;新引進外資項目30個以上,引育對非經貿合作企業或商協會組織100家以上,服務外包執行額年均增長大於5%,總額達到7.5億美元以上,爭取3項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構建「五外聯動+自貿創新」工作新格局,奮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在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方面,長沙經開區將實施「八個一」未來產業發展行動,發展目標聚焦低空製造、人工智能+、具身機械人、先進材料、生物製造、新能源裝備六大未來產業,力爭到2030年新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打造「未來產業先行區和未來產業集聚地」。
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付旭明在總結講話中指出, 2025年,全區上下要錨定目標抓機遇,進一步扛牢高質量發展使命,聚焦重點求突破,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發展實效,凝聚合力拼實幹,進一步強化高質量發展保障。與園區企業家一道,強化使命擔當,細化目標任務,實化工作舉措,大力激揚「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干」的作風,推動園區各項事業再上新台階,努力在省市經濟發展大局中走在前、作貢獻。(記者 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