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2024香港商界10大關注評選|商界為香港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2024香港商界10大關注評選|商界為香港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2-19 08:52: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昨日,出席「2024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揭曉暨頒獎禮的商界精英紛紛對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建言獻策。一眾嘉賓關注的領域包括人才政策、新增收費項目、人工智能、公務員薪資報酬等。

    楊華勇:運用AI助減支出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楊華勇憧憬財政預算案能有驚喜。他建議,港府除了要在開源方面下功夫,更要注意提升效率、運用智能新技術。

    說到運用人工智能,他預計此舉一定能夠有助於減少支出。

12.png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楊華勇(中),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右)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江蘇社團總會會長姚茂龍揭曉第1件大事。

    袁家樂:多考慮增收方法

    九龍總商會理事長袁家樂建議港府多考慮增加收入方法。他認為,可以借鑒內地政府媒體運作模式,如內地電視台都可以接廣告。如香港電台能放開刊登廣告限制,對於增加政府收入、提升港台節目素質都有好處,實屬一舉兩得。另外,學校禮堂、操場等場地,亦可在周末出租給留港消費青年,年輕一族始終是熱衷體育的。他說,類似上述的小事「加加埋埋」,或許就能幫到政府增加財政收入。

13.png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中),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燊濤(右)與立法會議員陸瀚民揭曉第2件大事。

    廖漢輝:從細節減不必要開支

    順德聯誼總會副主席廖漢輝建議,港府應落力減少各項支出。首當其衝的是,一眾高管有必要帶頭減少薪資,以身作則。至於中低層公務員就沒必要加入減薪隊伍,否則將大大打擊士氣。至於政府財政三大支出項目,即福利、教育、醫療,應從細節下手減少不必要開支,如教育配套,或有可以縮減經費的地方;至於醫療,他建議採購一些國產藥品,成本即可大大降低。

14.png

    香港中國商會秘書長林楓林(右),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汕尾巿同鄉總會會長吳華江與競爭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家殷(中)揭曉第3件大事。

    葉文中:「一簽多行」還可擴展

    香港機電業管理及專業人協會主席葉文中關注旅遊業復蘇情況。目前,本港旅遊業仍未全面復蘇,他建議旅發局到廣東省以外地區,如福建、廣西等地,宣傳香港旅遊。「一簽多行」「自由行」等政策,有必要繼續擴展適用地區。他又指,本港基建業去年營運情況比疫情期間更差,是時候重振行業了。他亦認為本港公務員薪資、獎金與實際效率不匹配,有改善空間。

15.png

    九龍總商會理事長袁家樂(中),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簡植航與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美秀(右)揭曉第4件大事。

    黎卓斌:搶人才可以多元化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黎卓斌表示,目前本港人力市場缺口仍然存在。儘管政府推出了搶人才等策略,不過審批需時,人口缺口尚未補足。另外,香港搶人才政策側重高學歷人才,而輸入從事清潔、建築地盤等工作的勞動力,政府並未給予重視。他建議,今後人才輸入政策要注意多元化。至於中小企業的訴求,他認為樓價在慢慢恢復、恒指不斷攀升,中小企業或許迎來經濟上升期,倘若政府能給中小企償還貸款上提供更多空間和幫助,對中小企運營大有益處。

16.png

    香港潮州商會會務顧問郭一鳴(中),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右)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湖南聯誼總會執行會長連鎮恩揭曉第5件大事。

    陳海潮:按揭上限可增至八成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的宏觀經濟不明朗,香港能做的唯有「做好自己」。香港要在本土多下功夫,他建議政府多刺激樓市,通過內需拉動經濟。提到具體操作,他表示,可將七成按揭放寬至八成,以及容許買家提取強積金投入樓市,「一對青年夫婦的強積金合共可達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對上車助力顯而易見」。

17.png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廖宇軒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右)揭曉第6件大事。

    羅志光:為中小企多做實事

    「在香港生產的土地成本實在太高!」國際中小企聯合商會會長羅志光期待,港府針對中小企的「還息不還款」政策能繼續下去。

    對於中小企業現在要轉向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他希望政府能夠在相關方面多做些工作。(記者 王丹丹)

18.png

    香港經貿商會副會長鄧錦添(右),新界總商會副主席梁金塘(中)與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揭曉第7件大事。

    北都與《哪吒》商界都熱議

    本港商界持續高度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2024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頒獎禮嘉賓之一,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廖宇軒表示,十分贊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期稱將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以確保北部都會區項目進度正常發展的做法。北都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對改善香港經濟結構、緩解住房問題、促進深港兩地融合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為北區區議員,他將廣泛聆聽地區聲音,積極承擔聆聽者、參與者和建設者的責任。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副主席、創新及科技委主任蔡相理表示,自己從事科技投資,也剛剛投資創辦一家科技金融公司,其合作者在美國用十年時間開發出一套AI金融系統。他十分看好科技金融前景,希望政府加大政策力度,做到更加開放、更加靈活,「AI需要人才,香港吸引的人才越多,就會有越多的AI公司在香港落地。」

19.png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任偉成(右),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秘書長林雪梅(中)與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揭曉第8件大事。

    積極尋找香港經濟新增長點

    香港中華基金會主席方劉小梅表示,近年世界不穩定因素陡增,疫後經濟復蘇緩慢。香港應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讓更多活動及大型節目在港舉辦,吸引更多內地及國際遊客到港,激發市場活力。她還寄語港青對香港保持信心,奮發自強提升自身競爭力。

    「未雨綢繆」是新界總商會會務委員會主席周駿達對未來看法的關鍵詞。他表示,近年世界不穩定因素增加,戰爭、疫情都和人類息息相關,對世界經濟以及生態都造成極大傷害,希望各界要多為未來做打算。他希望香港減少財政對房地產以及樓市交易的依賴,進一步優化稅務政策,讓經濟健康平穩發展。他期望政府重視經濟發展,推出更多利好政策,不斷做大蛋糕。

    《哪吒2》爆火展示文化軟實力

    從事白酒貿易的港黔青年交流促進會會長鄭爾聰表示,本港經濟一直面對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上台用盡一切手段對付和遏制中國,可謂「黎明前的黑暗」,自己不能亂了陣腳,「打鐵還須自身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各種服務」。

    國產電影《哪吒2》票房火爆,已逾123億元人民幣,進入全球影史榜前10。鄭爾聰認為,這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自己十分支持和睇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20.png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右)與立法會議員嚴剛揭曉第9件大事。

    十大關注評選 助政府商界溝通

    「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揭曉暨頒獎禮已成功舉辦17屆,每屆都有重量級官員與商界領袖參與。對於「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的意義和價值,與會嘉賓認為,活動能夠反映過去一年商界人士所關注的議題,亦能夠幫助政府了解工商界的心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離開會場前,更笑言「下屆再搵我!」

    施榮懷:感謝商報堅持舉辦評選

    全國政協常委、恆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施榮懷透露,自己參加了至少12屆活動。他高度肯定評選活動的重要性,並認為甄選出的10大事件反映了工商界關注的民生事件、經濟動向息息相關。他感謝香港商報堅持舉辦該活動,讓市民、政府與內地當局聽到香港商界聲音,意義非凡。

21.png

    香港福建商會秘書長蔡承偉(右)與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揭曉第10件大事。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吳永嘉讚揚香港商報秉持「在商言商、公正持平」的原則,多年來舉辦10件大事評選活動。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楊華勇認為,評選活動幫助回顧了過去一年對每一個香港人都充滿意義的新聞。他續說,中國人每年的傳統是回顧過去、展望將來;過去做得好的地方,要繼續發揚,更上一層樓;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在新的一年應當更加努力。他期望活動越辦越好。

    九龍總商會理事長袁家樂認為,10件大事評選可以令政府留意香港商界最關注的究竟是什麼內容,而且對政府工作是一項參考。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廖宇軒表示,港僑聯會與商報關係密切,香港商報多年來通過評選活動凝聚港商,匯聚港商心聲,讓大家回顧過去一年重要事件的同時,也對新一年香港及國家的發展作出展望。

    第一次參加評選活動的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副主席、創新及科技委主任蔡相理認為活動的形式很好,既回顧了全年活動,又可以與商界朋友可以互相交流。(記者 霄紅、王丹丹、呂明霞、唐鈞淼)

QQ20250219-093610.png

責任編輯:蔣璐 2024香港商界10大關注評選|商界為香港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