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焊花飛濺……初春的海口市龍華區,處處湧動著建設熱潮。2024年,海口市龍華區交出一份亮眼答卷:73個項目開工建設,61個續建重點項目穩步推進,52個項目竣工投用。開展招商引資活動36場次,簽約投資類項目18個、總投資40億元。在這片熱土上,一場以「項目為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正酣暢書寫。
項目攻堅「加速度」 發展動能持續釋放
2月10日上午,在位於龍華區椰海大道的海口蒼西國際農產品公共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現場,巨型塔吊在空中揮舞長臂,忙於搬運建材,200餘名建設者來回穿梭,緊張有序地施工作業。
「目前我們已經滿員復工,樁基施工100%,項目共計2442根成品預應力管樁,約5.1萬米已全面完成,7月前1#、2#主體封頂,12月前綜合樓封頂。」項目部相關負責人說。
與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相映成趣的是已投入使用的民生項目帶來的融融暖意。
「太開心了,再也不用擔心房子泡水了。」看着眼前優美的環境,原海雲鞋廠職工冼開勇臉上掛滿笑容,他的兩居室新家寬敞明亮,一家三口的新生活即將開啟。
2024年底,海雲鞋廠宿舍區自主改造項目(金嶺雅居)竣工交房,從昔日危舊小區,經過城市更新,如今這裏已蝶變成一個現代化宜居社區。4棟高層住宅樓外立面美觀大方,園林綠化景觀令人賞心悅目,休閒座椅錯落有致,休閒廊亭、健康步道等設施完善。
去年,龍華區像海雲鞋廠宿舍區這樣的40個老舊小區改造有序實施。
招商引資同樣跑出「加速度」。2024年,國貿稀頓歡朋酒店投入運營,作為龍華區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累計投資5000餘萬元,引進了海南源茂達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對原濱海大酒店進行重新改造升級,讓閒置資產得以煥發新的活力,也為城市風貌煥新作出了貢獻。
機制創新破難題 服務保障貫穿全周期
項目的快速推進,是龍華區落實「按季抓、月跟蹤、周調度」,實行項目包聯責任制和三色管理機制,強化要素保障的成果。
「從拿地到開工,只用了1個小時,為項目開工建設節省了至少3個月的時間。」海口華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前期發展部負責人吳繼萬告訴記者,該公司競得龍華區丁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一幅多宗」掛牌出讓土地,並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實現拍地與拿證「零時差」,拿地與開工「雙同步」。
12月13日,在龍華區政務服務大廳,海口華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前期發展部負責人吳繼萬(右)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實現拍地與拿證「零時差」,拿地與開工「雙同步」。
2024年12月13日,在龍華區政務服務大廳,海口華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前期發展部負責人吳繼萬(右)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實現拍地與拿證「零時差」,拿地與開工「雙同步」。
「我們進一步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全面提升為意向開發企業服務品質,推動『拿地即開工』常態化。」龍華區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謝文瓊介紹,該局建立重點項目審批服務綠色通道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推進項目審批服務各項工作的落實。
不僅如此,龍華區還成立專門的項目推進小組,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小組成員定期深入項目現場,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及時協調解決。同時,政府還建立了項目調度機制,每月召開一次項目調度會,對項目建設進度進行調度和督導。
在招商引資方面,龍華區完善招商工作機制,通過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並重策略,成功舉辦了36場次境內外招商活動,與多家企業簽訂投資及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優質項目連續落地的良好態勢。
龍華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堅持『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不動搖,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創新服務模式等措施,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同時,我們還將積極謀劃新的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為龍華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杜敬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