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星期一,農曆正月二十。早盤A股三大股指震蕩盤整,滬指在紅盤線附近反復拉扯,不過,創業板及深成指始終維持強勢。盤面上,AI醫療、化債、騰訊混元大模型等板塊個股漲幅居前。截至午盤,上證指數漲0.06%報3348.85點;深證成指漲0.41%報10794.03點;創業板指漲0.61%報2228.8點;滬深300漲0.07%報3941.76點;科創50漲1.04%報1033.07點;北證50漲1.63%報1250.96點;滬深京三市合計成交額12969.65億元,上漲個股超3600隻。
機構看盤
中信證券:當前仍處於春季躁動窗口期,預計4月前外部擾動有限,國內經濟和政策預期有一定改善,市場邊際資金結構在起變化,多因素預示着市場風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資產。首先,從宏觀層面來看,預計4月前中美之間科技、貿易、金融領域摩擦有限,國內經濟平穩回升,政策預期逐步兌現,依然處於春季躁動窗口。其次,從市場資金面來看,DeepSeek改變了中國資產敘事,同時港股持續上漲引發外資回流預期升溫,而國內活躍資金倉位已處高位,極致持倉風格的機構亦有再平衡需要。最後,從板塊熱度和位置來看,科技和主題相關板塊的情緒指標均處於高位,港股迅速修復估值後,A股核心資產反而成為階段性窪地。配置上,核心資產補漲過程中,鋰電和創新藥可重點關注。
中金公司:產業層面進展不斷,AI行情有望延續。根據此前研究,科技成長風格佔優期間,一般伴隨穩增長一攬子政策發力、流動性相對寬鬆,基本面改善尚難一蹴而就,產業層面存在明顯產業趨勢或海外映射。當前來看,近期公布的春節消費數據及部分經濟數據顯示宏觀基本面仍在溫和修復,最新公布的1月新增社融及貸款規模均創歷史新高,雖然可能存在政策引導下貸款前置投放以及政府債券加速發行因素影響,但也體現出政策穩增長導向;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行」(此前為「穩中有降」),表現出更明確的寬鬆信號。同時,臨近3月兩會政策預期或逐漸升溫,赤字率及財政政策發力力度等有待觀察,短期A股市場有望延續震盪上行。疊加AI產業層面進展不斷,中金公司認為科技成長有望繼續占優。
廣發證券:看好春節後市場躁動行情開啟,重點關注春節期間產業催化的科技領域,市值風格更偏中小板塊。春節至兩會這一傳統躁動窗口,今年已經拉開序幕。時間節奏上,當前科技行情估計會持續到兩會之前,但賺錢效應會較此前更為聚焦。低位成長中,除了春節後有所反應的低空經濟、半導體設備、光伏以外,還可以關注軍工、文化出海、衛星、醫療設備、AI教育等。展望25年,TMT當中有望看到AI訂單/銷量等業績兌現的主要在端側硬件、機器人/智駕、推理側算力。
中泰證券:短期而言,市場在近期情緒充分演繹、擴散後,未來兩周或有一定調整壓力。當前距離兩會仍有時間,預計市場在兩會前或維持震盪格局,科技股亦將反覆活躍,但輪動會進一步加速。行業方面,軍工、高端製造等硬科技方向或是後續「亮劍」與大國科技重估的潛在利好板塊。此外,黃金、有色近期新高的本質是特朗普對於國際秩序的破壞,這一趨勢將持續強化。由於「關稅和政策定力」超預期或是25年總量上最重要的因素,故紅利類資產、債券亦是投資組合的全年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