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浸大傳媒新春午宴介紹大學最新發展 衞炳江:浸大擬成立新醫學院

浸大傳媒新春午宴介紹大學最新發展 衞炳江:浸大擬成立新醫學院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2-14 18:05:3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14日)舉辦傳媒新春午宴。大學一眾管理層成員和學院代表介紹浸大在各方面的最新發展。出席活動的包括校長衞炳江教授、常務副校長黃定發教授、副校長(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長及署理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教授、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博士、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各協理副校長和學院院長,以及浸大的珠海校園,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校長陳致教授和常務副校長周蔭強教授。

    衞炳江表示,浸大致力培育具備廣闊視野、能駕馭未來以及掌握科技發展的跨學科人才,創造跨學科知識並推動知識轉移。近年浸大積極推出跨學科課程,加上新落成的賽馬會創意校園作為學、教、研、住一體化設施,為浸大達成這些使命提供重要動力。

    憑藉在醫學教育、臨床實踐和病人護理的經驗,以及在生物醫學創新和轉化方面的優勢,浸大正積極準備為成立新醫學院提交建議書。相關籌備工作進展令人鼓舞,包括與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立戰略聯盟;成立由衞教授為召集人、香港大學醫學院前院長李心平教授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文遜教授為聯席主席的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由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霍頓爵士等不同醫學領域、公私營醫療機構、醫療行業和學術界專家組成的專家諮詢委員會;以及與香港浸信會醫院展開策略性合作。

    衞炳江指出,這些進展為浸大擬成立的新醫學院注入豐富的醫療運作經驗和專業知識,以及充裕的臨床教研資源。大學申辦醫學院的建議書草擬工作進度理想,並將於稍後公布新醫學院的研究計劃。

    黃定發介紹浸大的學術發展成果。他表示,浸大追求學術卓越的不懈努力,反映於近年多個國際性大學排名結果,包括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攀升43位至252位,以及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由去年的301-350位上升至251至300位。浸大早前就2025/28三個學年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交《規劃工作建議書》,當中新課程和學額建議亦獲得正面回應。此外,浸大將於明年迎接70周年校慶,大學將於今年開始籌備精彩的慶祝活動,除了校慶日感恩崇拜、校友嘉年華和周年晚宴等重點大型活動外,亦包括各式各樣學術活動,以凝聚師生、校友和各界友好。

    呂愛平講述浸大的研究發展時表示,大學致力透過卓越研究發展成一所具影響力和地位的國際學府。大學重點發展創意媒體、健康與藥物研發、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應用,以及人文及文化四大研究領域,並建立跨學科研究主題。浸大透過資助優秀的新進學者、表揚卓越的科研成果、推動學術研究交流、加強創科合作和提升科研設施,建立開放和互相協作的科研生態,並獲得豐碩的研究成果。浸大學者在2023/24年度刊出2,000多份同儕評審刊物,當中超過八成刊登於最前列的國際期刊;獲資助的研究項目超過1,000個,涉及資助款額接近25.9億港元。研究合作方面,大學至今已與來自130個國家和地區逾3,800個機構結成合作夥伴。

11.png

    浸大管理層成員介紹大學各方面的最新發展。

    周偉立介紹浸大培育能塑造未來學生的藍圖,將於2025/26學年實施課程改革,以跨學科教育為重點,著重體驗式、解難為本和情境學習,新設「數位未來與人文學科文理學士(榮譽)」跨學科本科課程,並推出七個跨學科第二主修及兩個第二主修。另將回應業界對人才的需求,開辦「運動產業管理文學士(榮譽)」和「互動媒體出版傳理學學士(榮譽)」兩個兩年制跨學科副學位銜接課程,以及在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榮譽)課程下新增運動科學主修。浸大按「一校兩園」策略,於上學年推出大灣區延伸學習計劃,至今已有來自57個國家或地區約580名國際生參與,體驗珠海校園並在大灣區完成考察等多元學習體驗,亦有國際生在珠海校園完成一個學期或學年的學習。浸大計劃於珠海校園設立互動探索教育中心,提供歷奇教育課程,培養學生領導能力和韌性等素質。

    鄒靄雲則講述浸大的校園和可持續發展成果。她表示,作為香港中醫醫院的契約承辦機構,浸大正全力進行籌備工作,配合醫院於今年年底開始分階段投入運作。賽馬會創意校園的設施則於去年底開始陸續投入使用,包括匯集教研和共創空間的賽馬會點子坊及CARE舍堂村。可持續發展方面,浸大致力在2035/36年把碳排放從2012/13年的水平減少50%,並在2044年實現碳中和。大學會從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全面減廢和推動參與四個方向達成目標。大學近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屢獲殊榮,包括賽馬會創意校園發展項目在環保建築大獎 2021獲優異獎、能源管理獲中電「創新節能企業大獎」2023的能源管理卓越大獎、校園環境獲香港環境卓越大獎 2023銀獎,以及農作物科學實驗室於環保建築大獎 2023入圍公共建築類別最後兩強。

    劉樂庭闡述了大學的創新和轉化工作。浸大成立了伍絜宜中醫藥轉化研究所,作為現代化中醫研發平台,開發可應用於臨床環境的創新、技術和產品。CHRYSALIS香港浸會大學藝術科技孵化中心則配備最先進設施,推動藝術科技的轉化、促進合作和和創業活動。浸大的創新、轉化和轉移項目亦取得矚目成果,如在藝術科技方面,「Fly Me There瞬間展航」展覽於香港國際機場舉行;在運動科技方面則於巴黎奧運期間於奧林匹克之家作技術展示、討論及分享,並進行運動科技監測為運動員健康護航。此外,浸大去年有兩個項目獲創新科技署的「產學研1+計劃」資助,包括為疾病診斷的全自動多重分子檢測平台,以及治療長者功能性便秘的新中草藥,未來亦會在第二輪「產學研1+計劃」爭取更多項目資助。

    頂圖:(左起)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博士、常務副校長黃定發教授、校長衞炳江教授、副校長(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長及署理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教授,以及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女士向傳媒送上新年祝福。

責任編輯:蔣璐 浸大傳媒新春午宴介紹大學最新發展 衞炳江:浸大擬成立新醫學院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