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頭連着經濟發展,一頭連着百姓福祉,只有穩就業才能穩收入、穩消費、穩經濟增長。近年來,安徽黃山市屯溪區打出「組合拳」,多舉措穩定就業。
告別馬路「蹲活兒」
對於在路邊「蹲活兒」,零工人員程道蓀駕輕就熟。今年51歲的程道蓀,曾是蹲馬路族的常客。每天天還沒亮,他就匆匆趕到馬路邊,和一群工友一起,眼巴巴地等着僱主的到來。那是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日子,運氣好時,能接到一些零散的活兒,勉強維持生計;運氣不好,就只能幹等,一無所獲。
在一次「零工早市」上,他經過和用工企業的諮詢和溝通,成功與一家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如今,程道蓀按點上班,收入穩定,不僅在經濟上有了保障,生活也變得規律而充實。
2024年9月以來,屯溪區創新開展「零工早市」就業服務活動,選定黃口橋頭、農貿市場等多個零工人員匯集處,搭建就業服務宣傳台,張貼裝卸工、建築小工、保安、食堂幫工等各類「零工崗」信息,鼓勵零工人員登記求職信息和聯繫方式,發放三公里就業圈、「鄰工集市」小程序等屯溪區就業創業政策的宣傳單,進一步提升零工市場的配套能力,推動單一的「馬路零工」勞務對接市場轉型為提供求職登記、職業介紹、政策解讀的「一站式」「全鏈條」就業服務平台。來蹲活的零工人員有了更多更穩定的選擇,看到了更多的工作渠道;來找人的僱主也不用碰運氣,可以通過登記的求職人員信息和聯繫方式來實時找人,有效促進了求職和用工的對接效率。
2024年以來,共舉辦「零工早市」就業服務活動8場,提供各類靈活就業崗位600餘個次,達成就業意向400餘人次。
擴大就業「朋友圈」
在豐富線下就業服務活動的同時,屯溪區打造線上小程序平台「鄰工集市」,開設「零工崗」、「媽媽崗」專區,多渠道擴大求職用工的精準對接。
孫順義原先也是「馬路蹲」一族,通過「零工早市」解決了就業問題後,而他剛畢業的孩子也通過手機掃碼登錄線上「鄰工集市」招聘平台找到了工作。「在小程序裏面輸入家庭地址,平台就會推薦『家門口』的就業崗位,還可以實時看到企業的更新崗位信息,並與企業負責人直接聯繫。」孫順義表示能直觀了解企業以及企業崗位信息,能更好更快地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據了解,該小程序包含企業招人、居民求職、政策推送、待遇申領等功能,提供「公益崗」「見習崗」、「媽媽崗」等。求職者可以選擇自己所居住的小區,了解附近的招工用工信息,並根據自身就業需求挑選工作崗位。自2022年5月上線以來,已註冊企業2818家,發布用工崗位1.15萬個,幫助6213餘人次實現家門口就業。
「就」在家門口
「家門口」是就業的新形勢,屯溪區因地制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發布《屯溪區就業驛站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建設標準、服務功能和建設安排,分步有序推進服務點建設。
在人員流動性大、就業困難人員相對集中、大的小區樓棟等地鋪設10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點;依託各鎮、社區現有的人力資源服務保障場所、商超、銀行等機構統一布局建設18個「就業驛站」,讓求職人員走出家門就有就業機會。
在「就業驛站」中,不僅僅擺放了屯溪區重點企業的招聘崗位,還設置了政策宣傳專區,將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勞動關係、民生實事等相關業務政策「打包」宣傳,實現一站式「就業補給」。就業服務點和就業驛站拓展了零工人員、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的求職渠道,擴大了就業服務的覆蓋範圍,實現「家門口」就業。
「接下來,屯溪區將聚焦就業供需兩端,深挖工業母機產業崗位,精準對接求職者與企業需求,舉辦特色招聘會,促進人崗高效匹配,全力提升就業質量,切實打通居民就業的『最後一公里。』」屯溪區人才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胡建軍表示。(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徐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