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安生
2018年美國政府在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之後,緊接着發動了科技戰,並聯手其盟友在全球範圍內對中國的科技企業進行封鎖。美國對中國發動的科技戰已持續了六年,並且在不斷的加碼過程中,但中國科技發展的步伐並沒有停下來,而且越走越快;相反,美國自身的科技發展卻大受影響。
第一,美國的科技優勢被削弱。由於美國對中國採取封鎖措施,兩國科技無法交流,因而一方面激發了中國政府和企業創新創業的潛能,使中國科技創新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另一方面,美國面對中國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不知所措,20年前,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優勢幾乎全面領先,但到了今天,中國在絕大多數科技創新領域都實現了對美國的快速追趕甚至趕超,如今,美國除了在幾個高端零星領域仍然保持優勢,其他各方面幾乎都被中國科技追平。不僅高鐵、造船、電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美國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甚至美國最為傲視全球的航空航太領域也被中國趕上,人工智能領域中美正在進行拉鋸戰,但隨着DeepSeek的橫空出世,形勢正朝着越來越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演變。
第二,美國的科技人才出現日益明顯的流失現象。眾所周知,美國的繁榮得益於過去近百年來美國成為全球的人才大熔爐,全世界各地的各路人才移居美國並為美國科技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中,中國留學生、美籍華人科學家、華裔技術研究人員的表現最為亮眼,是美國科技大軍中的先鋒隊。然而,近年來,美國政治內鬥升級,社會撕裂嚴重,種族矛盾加劇,尤其包括中國留學生、華人、華裔科研人員在內的中國背景人士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歧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和華人、華裔科學家以及科技人員選擇離開美國走向世界各地,其中,部分科學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譬如,於2004年回國創業的上海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尹志堯教授曾表示,近40年美國開發出的至少不下10種國際先進的半導體設備,百分之七八十是中國留學生幹出來的,而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才都已經回國,在各領域起著重要作用。
第三,美國的科技產業受到美國政府的嚴重掣肘。美國晶片企業縱使有領先中國技術的先進晶片,但是,由於缺乏中國市場沒有足夠的客戶,美國的所謂先進晶片失去了盈利能力只能成為擺設。自美國對華發動科技戰以來,以晶片產業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產業不但沒有遭受重創,反而越戰越強,中國自產的中、高、低各個層級晶片不僅極大地滿足了國內的市場需求,而且每年的出口規模都出現大幅增長,去年中國晶片出口規模超過萬億人民幣,令世界為之驚歎;相反,美國的晶片產業和一眾晶片製造商利潤大幅下降,損失慘重, 發展後勁不足。
美晶片企業失發展動力
資料顯示,美國著名的晶片企業英特爾2023年全年營收542.28億美元,同比下降14%,淨利潤16.89億美元,同比下降78.92%。2024年第二季度,英特爾營收128.33億美元,同比下降0.9%;淨虧損16.10億美元,與2023年同期盈利15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2024年第三季度,英特爾營收132.84億美元,同比下降6.17%;淨虧損166.39億美元,同比下降5702.36%。再比如,美國的另一家晶片製造商高通公司,其2023年初因美國擴大晶片出口限制,基本失去中國市場,而中國是其60%以上的營收來源。高通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暴跌52%,創下近年來的歷史新低。美國政府發動的科技戰讓他們失去了中國市場,從而失去了盈利來源,也就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美國對中國發動的科技戰對中國傷害有限,但對美國科技企業所造成的創傷卻是肉眼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