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傳承+創新圈粉海外  皖歙縣瞻淇魚燈爆火之「流量密碼」

傳承+創新圈粉海外 皖歙縣瞻淇魚燈爆火之「流量密碼」

責任編輯:鍾鴻冰 2025-02-08 16:52: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非遺鬧新春,歡喜過大年。春節期間,安徽黃山市歙縣瞻淇魚燈爆火出圈,圈粉海外。據相關數據統計,抖音「遇見千年魚燈」話題播放量突破2.7億次,帶動瞻淇村遊客量飆漲457%;短視頻投稿量同比激增168%,帶動歙縣吃喝遊玩訂單量同比增長458%,印證了「非遺活化+跨界傳播」的聚變效應。

 農曆正月期間,北岸鎮瞻淇村的重頭戲之一便是嬉魚燈。夜幕降臨,鑼鼓聲起,這個千年古村落瞬間熱鬧起來。嬉魚燈隊伍沿着村落前行,在表演者的精妙配合下,一盞盞魚燈上下翻滾,高低起伏,栩栩如生。

 瞻淇村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其村名「瞻淇」便取自《詩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淇嬉魚燈的習俗從宋代傳承至今,已延續800多年。瞻淇魚燈外形精巧、色彩艷麗,製作工藝代代相傳,74歲的村民汪觀海,做了60多年的魚燈,也見證了魚燈編制從宣紙到燈籠布、從蠟燭到彩色燈泡的換代迭新。

微信圖片_20250208161814.png

 「它的製作工藝很複雜,首先選用2至3年的竹子砍下然後鋪竹篾、紮骨架、蒙布、勾線、畫魚鱗、上色,再裝燈、裝桿子,最後成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瞻淇魚燈項目縣級代表性傳承人汪觀海介紹。

 一條魚帶火一座村。如今,遊客們踏入瞻淇村,不僅能觀賞到精彩的魚燈表演,更有機會親身體驗這一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

 過去,瞻淇魚燈雖承載著800餘年的歷史底蘊,卻因年輕人外出務工、傳承斷代而日漸式微。轉機出現在2021年,時年45歲的鄭冬蛟應邀回村組建魚燈隊,吸引返鄉青年,規範表演動作,並積極以開直播、接商演、當義務講解員等多種方式推廣瞻淇魚燈,讓傳統非遺走出村莊,煥發新生。

 北岸鎮瞻淇村魚燈隊隊長鄭冬蛟告訴記者,舞魚燈的隊伍規模一般為四五十人,每個動作都有專業的名稱如鯉魚擺尾、魚騰千里、如魚得水、魚躍龍門,希望給大家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氛圍和觀賞性。」

微信圖片_20250208161817.png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街頭巷尾,瞻淇魚燈活潑靈動,氣勢十足,把幸福吉祥送到千家萬戶。據了解,瞻淇魚燈分紅魚和青魚兩種。從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嬉紅魚,寓意紅紅火火,年年有魚。正月十五以後,紅鯉魚脫下紅衣,披掛青衣成為大青魚,寓意青青吉吉,春回大地。

 北岸鎮瞻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汪義華介紹:「2024年申報了安徽省的第二批精品示範村,提出了『美人魚』計劃,『美』就是瞻淇另一特色產業青梅,『人』,就是瞻淇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人文,『魚』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魚燈。」

 「鎮村幹部在節假日期間全部在崗在位,向上爭取了縣直單位,包括交通、醫療還有縣直志願者的幫助,總共有200多名的志願者全天候在崗在位。線上線下齊發力,包括倪虹潔、其恩醬等一些明星達人到村里來宣傳,擴大瞻淇魚燈的知名度。」北岸鎮黨委委員王定花說。

微信圖片_20250208161823.png

 魚燈火爆出圈,成為新春集聚人氣的「流量密碼」,上榜美團旅行2025年春節「十大非遺熱門玩法」,為安徽省唯一。歙縣瞻淇魚燈的爆火,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當地堅持內容為王,打造優質IP;注重創新傳播,觸達年輕群體;推動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歙縣文化旅遊體育局黨組成員余學武表示:「今後將充分發揮春節假日專班辦公室的作用,發布瞻淇魚燈的遊覽相關公告和倡議書,同時啟動預約機制,在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等景區景點推出嬉魚燈等民俗表演,讓遊客全方位感受魚燈文化的獨特魅力。下一步將從『搭建平台、培育產業、拓展模式』等三個方面着手,為遊客提供更多的特色鮮明、活力十足的文化IP,全力推動魚燈產業的蓬勃發展。」(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徐文卓)

責任編輯:鍾鴻冰 傳承+創新圈粉海外  皖歙縣瞻淇魚燈爆火之「流量密碼」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