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交所新股改革惹議   陳翊庭罕有解畫 降散戶中籤比例有助「砍價」  最終會受益

港交所新股改革惹議 陳翊庭罕有解畫 降散戶中籤比例有助「砍價」 最終會受益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5-02-07 20:12:3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交所(388)去年底建議就新股定價及分配機制改革,但引起市場上有不少聲音質疑厚此薄彼,側重機構投資者的利益。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今日(7日)罕見地於港交所微信公眾號發文就建議解畫,指出當中將分配予散戶的回撥比例上限由50%降至20%,是可讓機構投資者扮演關鍵「砍價者」,對最終發售價享有最充分的議價權,最終會讓散戶受益。

 在新股定價機制改革上,當中散戶最關注的是新建議下,新股將至少一半的發售股份分配予建簿配售部分,而公開發售部分回撥由現時最多50%,大減至20%。陳翊庭解釋,香港的新股發售通常分為3個部分,包括基石配售部分、建簿配售部分和公開認購部分,每部分針對不同的投資者群體。在建簿過程中,引入投資者競爭,將市場需求和價格進行配對是國際市場慣例,也是新股發行定價流程的關鍵。參與建簿配售的投資者是新股的關鍵「砍價」者,對最終發售價享有最充分的議價權。

微信截圖_20250207201233.png

 她提到,過去部分熱門新股最終分配予散戶比例高達50%,簿配售部分只有10至20%,令機構投資者喪失積極性,「這批『專業砍價者』的缺席讓新股定價的效率大打折扣」,為新股上市後股價表現不佳的風險增加。她稱,建議提高分配給建簿配售部分的新股比例,是為了提高有議價權的投資者在新股定價過程中的參與度,讓最有議價能力的買方與賣方來進行充分博弈,從而提高新股定價的效率,讓新股的價格最大限度地反映市場需求,可以盡可能地降低新股上市後的價格波動,避免股價大起大落。

微信截圖_20250207201238.png

 陳翊庭又指,在1998年設立回撥機制是為了照顧散戶投資者對於新股的強烈認購需求,但香港散戶已從1997年佔市場成交額的53%,降至目前已不足15%。她續稱,回撥機制只有香港實行,不符合國際市場慣例,亦容易造成新股發行價高於實際市場需求,讓議價能力不足的公眾投資者為偏高的新股發行價埋單,容易出現新股上市後「破發」的情況。

微信截圖_20250207201244.png

 對於散戶的利益,陳翊庭認為,有關安排最終會讓散戶受益,也會讓整個市場受益。她指,新股申購的最終收益不僅與獲配的股份數量有關,更與新股價格有關,如果有更多投資者參與配售的「砍價」,可助散戶「砍」出更優惠的價格,而且能確保價格反映實際市場需求,降低新股發行價過高甚至「破發」的機率。

 她又指,是次改革是為了推動新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且充分兼顧了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在內的買方,以及新股發行人的賣方利益。(記者 林德芬)

責任編輯:程向明 港交所新股改革惹議   陳翊庭罕有解畫 降散戶中籤比例有助「砍價」  最終會受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