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楊莉珊
美東時間2月1日,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等問題為藉口,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中美貿易戰再波及香港,首次涉及由香港製造、進口及轉口的商品,與中國內地產品一樣,都要正式報關及加徵10%關稅;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香港商品包裹,不再享有「低價豁免關稅」待遇,同樣要交10%關稅。美國「禁包裹令」出現戲劇性反轉,該政策在宣布停止接收來自中國的包裹僅數小時後,便被迅速撤回。
正當防衛 精準打擊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強烈反對任何企圖損害香港聲譽和單獨關稅地區地位的行動。發言人表示,在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03億美元。同時,香港是美國第27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這些數字清楚說明香港和美國之間有緊密的經濟互動,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的商業利益。發言人強調,特區政府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假如美方不糾正其錯誤行為,香港將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包括循世貿組織途徑,以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即使關稅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升,但考慮到品質及價格,競爭力仍強勁,美方未必容易找到其他替代品,因此不太擔心美國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會消失,他們可能因部分關稅而面臨高價影響。
中方迅速宣布反制措施,四箭齊發:針對美國的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氣、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等6類商品加徵關稅,並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同時,中方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並強化監管,將美國PVH集團和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方反制措施將起到警示作用,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會毫不猶豫採取更有力反制措施,讓美方付出代價。中國反制是基於國內《對外貿易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符合世貿規則的貿易救濟手段,「師出有名」。貿戰無贏家,回擊美國無理挑釁,中方火力十足,反制措施彰顯中方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決心。出口管制鎢、碲等25種稀有金屬,將影響美國工業實力。
據Capital Economics(凱投宏觀)高級市場經濟學家Jonas Goltermann分析:澳洲聯儲數據顯示,此次涉及的美國輸華商品年交易額約200億美元,佔中國自美進口額的12%。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原油僅佔中國去年進口量的1.7%,貨值約60億美元。特朗普重視發展傳統能源產業,對相關產品加徵關稅,能更有效地觸及美國的痛點。這種「打蛇打七寸」的策略,顯示出中方的精準打擊能力。
中國反制措施涵蓋了科技、實體經濟和原材料等多個領域,確實展示了中國在應對外部壓力和挑戰時的成熟度和有效性。這些措施可應對貿易摩擦,強化國內產業鏈,並推動科技自主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美國「小院高牆」越疊越高,中國反制充分展示應對外部壓力和挑戰方面的成熟度、針對性、有效性與系統性。
中國的反制,是正當防衛。美國以芬太尼問題為藉口加徵關稅,完全是無稽之談。中國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嚴格、執行最徹底的國家之一,為全球禁毒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美方加徵關稅措施,不僅無法解決自身問題,還破壞了中美經貿關係的穩定,損害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
平等互利合作 有助全球經濟
中國和中國香港的反制措施是為了捍衛國家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而不是為了挑起貿易戰。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礎來加強合作,管控分歧。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有助於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合作和協調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和中國香港的立場彰顯了其對發展權益的堅定信心及對全球經濟的貢獻。
圖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