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在惠陽舉行。活動現場舉行全市重大項目簽約及集中動工儀式,其中,惠陽區政府與9個項目代表在現場簽約。香港商報從中獲悉,本次惠陽集中動工項目35宗、計劃總投資218億元,其中產業項目23宗、達產產值296億元。
活動現場(攝影:惠陽融媒)
這些集中動工項目涵蓋了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物流、人工智能等行業領域,正是契合了惠陽區構建以高端製造、綠色低碳、現代服務為重點,以未來產業為補充的「3+X」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要求,將為惠陽區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打下良好基礎。
2024年,惠陽區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奮力在區域融合發展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GDP實現868.8億元、增長4.4%。
今年惠陽區將繼續在聚力做優平台載體、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着力壯大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發力。
在平台建設上,去年,惠陽區在臨深區域高標準規劃了100平方公里的深惠協同發展區,作為惠陽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和都市圈發展的戰略主平台。今年,將重點打造兩大省級產業平台,繼續將深莞惠相鄰的區域打造成為深圳都市圈優質產業的承載平台、國內高端產業進入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先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集聚地。
據介紹,惠陽區重點打造的兩大省級產業平台包括:推動省級惠陽經濟開發區擴區。整合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並向南延伸,形成約40平方公里的產業空間,聯動深圳龍崗、坪山和大亞灣,協同打造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高端製造產業集聚區;全力爭取設立省級綠色低碳經濟開發區。將依託「坪清新」一體化示範區建設,整合優化周邊土地資源,形成約30平方公里的產業空間,形成南融深圳、西接東莞、北聯仲愷的深莞惠協同發展軸,合作共建萬億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在產業方面,惠陽區將依託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惠陽優勢產業基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先進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去年,惠陽區調結構、強服務、優營商,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過去一年,惠陽區新增百億級工業企業1家、十億級7家、億元以上20家,目前有高新技術企業89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46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7.6%。在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省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廣東省縣域特色產業目錄》中,惠陽區新型顯示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智能家居產業入選。
活動現場(攝影:惠陽融媒)
接下來,惠陽區將繼續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更深層次融入深圳都市圈產業協同體系:
以人工智能賦能高端製造產業。惠陽區有效實施「鏈長制」,大力支持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向上突破,目前已儲備了一批優質項目,今年將陸續落戶建設,形成「頭部+配套」的產業集群梯次發展體系。接下來將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數字賦能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成體系打造具身智能產業,現已引進優必選等一批鏈主型企業,正結合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垂直應用領域對算力的需求,探索布局小型綠色智算基礎設施。
以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綠色低碳產業。經過近年來的前瞻性布局,惠陽綠色低碳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相對完整的鋰電全產業鏈。目前,惠陽區正加速推進液流長效儲能、氫能、全固態電池材料等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其中鐵鉻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入選了國家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並同步探索源網荷儲、碳管理、碳交易等發展模式。此外,惠陽區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正以時尚元素為核心,把原有的服裝、結他、滑板等傳統優勢產業,打造成為更高附加值的時尚產業。
着力壯大現代服務業。聚焦「製造+服務」雙輪驅動,在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等多方面協同發力,去年推動批發業增長33%、科技服務業增長26.1%、軟件服務業增長54.7%,為經濟的提質增效注入了全新動能。今年,惠陽區將面向先進製造業全生命周期,加快構建結構合理、專業性強、協同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向強邁進。
活動現場,惠陽區委書記譚星海就在區域融合發展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言,表示將以本次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為契機,繼續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引擎,圍繞全年GDP增長6%以上目標,加壓奮進、苦幹實幹,努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體現惠陽擔當、作出惠陽貢獻。(記者 盧偉 通訊員 惠陽宣)
頂圖:活動現場(攝影:惠陽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