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嶺南大學(嶺大)近期首次參與展出第四屆亞洲創新發明展覽會,並在來自亞洲各地超過140個創新科研項目當中脫穎而出,榮獲一金兩銀合共三個獎項,成績斐然。
據了解,三個得獎項目均由嶺大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數據科學學院署理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利榮康計算智能學講座教授鄺得互率領研究團隊開發。
獲得金獎的項目是一個能夠「智能群體控制」的人工智能模型,使多部同時運作的無人機或其他機械人系統,即使身處在複雜、動態的不確定環境中,仍能提高同時運作的穩定性和適應力。有關技術的應用範圍更可延伸至智能物流和移動監控等範疇,呼應國家和香港就低空經濟發展所提出的重點策略。
第二項獲獎發明是通過人工智能模型的應用,顯著增強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的協作能力與通信效率;第三項獲獎發明則提出了一種創新的防偽二維碼隱私保護認證方法,不僅有效保障用戶隱私,還能減低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的資料洩露風險。該技術適用於需要防篡改和高隱私保障的應用場景,如金融交易、身份驗證等,對提升「數字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鄺得互向香港商報記者介紹,這幾項研究成果同時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目前社會不同領域面對的技術挑戰,並且都是他到嶺大之後,率領嶺大團隊達成的成果。
鄺得互深知成果轉化的關鍵意義,在展覽期間積極與不同業界人士接洽。同時,也將研究成果融入教學,以研討會為平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與學生分享經驗、探討技術,激發學生創新熱情,培育科研後備人才。
嶺大去年5月成立數據科學學院成立,在跨學科融合道路上大步邁進。學院由三個學部組成,分別為人工智能學部、工業數據科學學部以及嶺南教育機構陳斌博士數據科學研究所,依託博雅教育傳統,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多學科協同創新。
鄺得互表示,數據科學學院着重提供高質量的跨學科學習和培訓、研究及產業合作,而不是只限於純工科領域,「嶺大在此方面的技術融合比較和諧,發展空間很廣闊」。
鄺得互指出,在當今技術與應用快速更迭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儲備紮實的基礎技術知識至關重要。他表示:「我們期望培育出的學生具備多元素養與開闊視野,能將所學技術靈活融入各個領域,正如 AI 與數學在不同場景的廣泛應用。」同時,嶺大也積極倡導學生廣泛涉獵知識,築牢根基。他認為,豐富的知識儲備有助於拓寬學生對技術應用場景的想像空間,畢竟「技術應用場景的拓展依賴於個人的見識與經驗積累,像 AI 技術在眾多領域的應用實例,便是很好的佐證。」
據了解,嶺大從2024/25學年開始,就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科目列為一年級學生的必修科目,內容涵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評估方法及倫理考量等議題,助力學生快速掌握使用技能,提升人工智能素養。
在教學實踐中,數據科學學院也延續了嶺大的小班教學模式,優勢盡顯。緊密的師生關係、活躍的課堂氛圍,為知識傳授與思想碰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鄺得互教授經常帶領學生開展實驗,在他眼中,學生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他鼓勵學生在學習進程中始終保持好奇心,勇於質疑權威觀點,不被失敗所阻礙,積極探索知識的邊界。
談及嶺大未來的發展動態,鄺得互分享道,近年來嶺大引進了大批頂尖學者,涉及多學科,將助力嶺大發展成為數碼時代領先的研究型博雅大學,培育具備慎思明辨、創新能力和解決複雜問題的創新型人才。(記者 楊琪)
頂圖:嶺大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數據科學學院署理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利榮康計算智能學講座教授鄺得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