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煙台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62.46億元,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首個破萬億的地級市。在欣喜之餘,煙台又提出了一個更宏偉的目標:2035年經濟總量突破兩萬億元。
從1892年張裕釀酒公司拉開煙台近代工業大幕到2023年GDP突破萬億元,煙台用了131年;站在當下,在萬億基礎上實現新萬億增量,留給煙台的時間只有10年。
厚積薄發
將時間倒回到「十三五」期間。從2016年的6925.66億元,到2020年的7816.42億元,五年間,煙台的GDP年均增長率約為3%。
煙台這座傳統工業城市進入了發展瓶頸期?或者這只是一段轉型的「陣痛」?要回答這個問題,有一組數字格外生動:6000多億元,這是煙台在「十三五」期間工業技改的投資金額;另據統計,「十三五」以來,煙台各平台共承擔科技項目680餘項,取得各類科技成果1600餘項,柔性引進國內外院士43人,培養省級以上工程人才330餘人。
煙台在「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績,墊穩此後的發展根基。在充足資金和技術的保障下,煙台製造業進入了飛速升級階段,頻傳佳績。萬華化學近年來攻克了ADI、尼龍12、POE等關鍵技術,推動MDI製造成套技術等產業重大關鍵技術升級換代,成為全球最大的MDI供應商,華衛琦博士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台海瑪努爾聚焦大型環軋核電鍛件製造技術,實現核一級大鍛件省內「零」的突破;創為科技在國內率先研發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監測預警和自動滅火技術,產品產值增長140%,市場佔有率居全國首位。
在突破萬億的2023年,煙台入選省級重點項目共155個、居全省第2位,其中省重大項目入選41個、省補短板項目入選37個、省雙招雙引項目入選16個、均居全省第1位;入選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數量佔全省1/10、居全省第1位,項目總投資額佔全省1/6、居全省第1位,年度計劃投資佔全省1/8、居全省第1。
8711.75億元、9515.86億元、10162.46億元,進入「十四五」以來,厚積薄發的煙台以一年跨越一個千億門檻的驚人速度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首個破萬億的地級市。
制勝未來
傳統產業通過轉型升級實現存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此前多年前瞻布局的未來產業已為煙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增量。
以如今蓬勃發展的商業航天產業為例。煙台市海陽市擁有全國唯一的海上商用發射母港——煙台東方航天港,可滿足我國70%商業衛星入軌發射需求,具備「近海一周兩發、遠海兩周一發」的能力。
要知道,如今在海上商業航天領域風光無兩的煙台,真正開始布局這一未來產業只不過是5年前的事。
2019年6月5日,航天一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海陽附近海域進行首次海上航天發射。煙台敏銳捕捉到這一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隨機謀劃商業航天產業,東方航天港應運而生。
隨後的五年間,大批優質項目加速向東方航天港聚集。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東方航天港先後引入中國長征火箭、星河動力、九天行歌等標桿企業,招引集聚航空航天產業項目23個,總投資約273億元。
未來產業除了戰略上的保障作用,還有經濟社會層面巨大的經濟增量潛能。
同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光電產業,亦在煙台茁壯成長起來。2024年12月23日下午舉辦的「聚力鏈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煙台市光電及磁性材料產業鏈鏈辦主任,煙台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傑介紹,2024年,煙台光電產業新納鏈上企業10家,聚集睿創微納、中節能萬潤、正海磁材等優勢企業56家,產業產值突破270億元。據悉,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和產業生態構建,煙台光電及磁性材料產業鏈力爭2025年產業產值突破320億元,2027年突破500億元,2030年突破1000億元。
五年時間內,「小而美」蛻變孵化出一個千億級高科技產業集群,這便是未來產業蘊含的驚人力量。將視野擴大到全市,煙台開闢的由生命科學、深海空天、新一代核電、人工智能、新型電子材料、人形機械人等六大未來產業組成的全新「制勝賽道」,也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
開放新格局
無論是大力推進傳統優勢產業、項目轉型升級,抑或是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搶佔發展「身位」,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充分發揮龍頭示範帶動作用,實現「單兵作戰」到「抱團發展」的轉變,繼而幫助企業以最低成本配置最優資源。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上汽通用新能源整車項目、濰柴—比亞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都是近年來煙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實現龍頭企業帶動、鏈條化、園區化發展的典範。
如此體量的行業龍頭為何集聚於煙台?除了上述提到的政策、資金、平台、人才等要素的集中外,還有一個因素至關重要——煙台獨特的地理位置。
瀕臨黃海、渤海的煙台,既是中國沿海南北大通道的重要樞紐,也是貫通日韓至歐洲新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節點。同時,煙台擁有世界級良港——煙台港,2023年,煙台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85億噸,港口規模穩居全國沿海港口第八位並邁入全球沿海港口前十。
2022年年末,《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煙台市行動方案》出台,其中提出:加快打造融合膠東經濟圈、對接京津冀、連通長三角、面向東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
同時,煙台亦通過升級日韓合作、融入「一帶一路」、對接RCEP、提升歐美合作等舉措,全力謀劃對外開放新格局。
煙台港外貿商品車業務的迅猛增長或能視為煙台對外開放新格局的一個生動註腳:2021年外貿商品車發運量為15萬輛,2022年全年為27.48萬輛,而2023年全年超過45萬輛。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05億元、增長5.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外貿進出口3427.5億元、增長1.7%,總量居全省第二;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13.9億美元、居全省第二。今年1月8日,煙台市長鄭德雁在煙台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去年,煙台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5.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
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未來產業加速崛起、各類資源集中匯聚、對外開放嶄新格局……嶄新的車間、寫字樓、實驗室漸漸繪製出未來的「藍圖」,煙台正在開拓全新的增量空間。(記者 侯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