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新靶點及藥物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新靶點及藥物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1-14 18:59: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疾病基因大數據分析,識別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一種現有治療乾眼症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整合素抑制劑,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的生長,可「舊藥新用」,具潛力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方案。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佩樺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高復發風險,目前止痛方式和荷爾蒙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長期服用荷爾蒙藥物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需要探索新治療方案。

22.jpg

    鍾佩樺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高復發風險,目前的止痛方式及荷爾蒙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長期服用荷爾蒙藥物亦可能產生副作用。大供圖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及臨床教授潘昭頤指,研究與本地一所人工智能生物醫學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先進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分析大型表達基因數據,成功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非荷爾蒙類新治療靶點。她期望研究成果有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改善患者生活質素。

21.jpg

    潘昭頤表示,「舊藥新用」可以大大縮短藥物研發的過程和時間。大供圖

    據了解,研究團隊成功發現一種調節免疫和抑制炎症過程的「環腺苷酸結合蛋白2」(GBP2)和負責細胞增殖與生物訊號傳導的「造血細胞激酶」(HCK),它們具有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潛力。團隊利用子宮內膜異位症之小鼠模型進行驗證,他們消除小鼠體內GBP2和HCK蛋白後,發現異位內膜組織體積與重量明顯減少,及抑制病變組織細胞增長,更令部分病變組織細胞死亡。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黃志超稱,確定「環腺苷酸結合蛋白2」和「造血細胞激酶」為新治療靶點,有助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發展機制,從而計劃更精準及有效治療策略。GBP2和HCK於人體子宮內膜異位樣本中的基因表達更強,顯示它們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強烈關連性。

    此外,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系統發現用於治療乾眼症的抑制劑有潛力成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基於負責調控白血球黏附和遷移之整合素β2(ITGB2)蛋白在人體子宮內膜異位樣本中的基因表達水平上升,團隊透過小鼠模型實驗,證實這治療乾眼症整合素抑制劑可有效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未來可成為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藥物。透過人工智能發現新藥,可大大縮短藥物研發過程和時間,使新藥更快應用於病人身上。

    頂圖:(左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佩樺、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黃志超及系主任潘昭頤。中大供圖

20.jpg

    黃志超表示,成功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有助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發展機制,從而計劃更精準及有效的治療策略。中大供圖

責任編輯:蔣璐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新靶點及藥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