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這部入選由深圳濱海藝術中心特別策劃的「2025樂舞華章·國韻傳承精品展演」,2025年3月15日至16日,中央芭蕾舞團以高超舞技呈現與講述一段跨越時代、激勵世人的「巾幗英雄傳奇」。
《紅色娘子軍》首演於1964年,是中國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劇,創作者對西方芭蕾語彙進行了全面改造,不僅大量吸收了中國武術的多種元素,而且吸收了許多中國南方,特別是海南地區民間舞的風格與動作,被法國《百科全書》評價為「最具中國民族風格的芭蕾舞劇」。從鄉村露天舞台到世界藝術殿堂,《紅色娘子軍》已成功在國內外演出幾千餘場,抒寫了中國芭蕾舞史上的一段傳奇,也是中國芭蕾藝術的一張名片。60多年來,《紅色娘子軍》的故事被寫成報告文學,拍成電影、電視劇,繪成連環畫,改編為芭蕾舞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紅色娘子軍》上演之前,芭蕾舞在中國觀眾心目中只是「舶來品」藝術,而《紅色娘子軍》則以芭蕾舞劇的形式展示了中國革命的盛大場景。由貴族化的「白芭蕾」進入革命化的「紅芭蕾」,不僅是因為一種現實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種信仰的追求。一代又一代「中芭人」,完成了《紅色娘子軍》的「接」與「傳」。《紅色娘子軍》中先後出現了六代「瓊花」,由第一代「瓊花」的扮演者白淑湘開始,她們都在為塑造同一個角色努力着,歷經半個多世紀仍久演不衰,堪稱世界芭蕾舞史上的奇蹟,至今難以超越。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不僅加入了很多民族舞和中國古典舞的元素,更破天荒地在舞台上打造了穿足尖鞋的女戰士形象,芭蕾舞台上第一次有人拿着槍射擊,拿着手榴彈投擲。為了演「兵」像「兵」,演員們還會通過軍訓等手段觀摩、學習。提到芭蕾動作,和《天鵝湖》中黑天鵝的「揮鞭轉」同樣為大眾所知的,要數《紅色娘子軍》中的「倒踢紫金冠」了。這原是一個京劇中的動作,在把該劇搬上大熒幕時,主創人員把這個動作開創性地加入到芭蕾之中。《紅色娘子軍》從現實的戰鬥生活中提煉和創造了一些舞蹈語彙,這些舞蹈動作既具有民族風格特色,又展現了中國戰士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紅色娘子軍》用國人的敘事方式,講國人熟悉的故事,從而引起共鳴。回憶起參與《紅色娘子軍》復排的經歷,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說:「1992年我『接過』(這個作品)的時候,不可能像(上世紀)60年代那樣演。我要在角色塑造上有血有肉,在技術上也得有突破」。
「這部劇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走過半個世紀的《紅色娘子軍》曾登上林肯藝術中心的舞台,演出座無虛席。中芭在澳大利亞演出時,當地媒體曾評價:《紅色娘子軍》的價值,不亞於當年彼季帕、福金、瑪莎·葛蘭姆等人對芭蕾革新的創造。(記者 蔡易成)
頂圖:舞劇《紅色娘子軍》(活動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