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重置的沙頭角中英街檢查站昨推行人臉辨識先導計劃,持有效禁區許可證的人士,預先登記後便可使用「無感通道」出入檢查站,毋須停下出示禁區許可證,「刷臉」即可方便進出中英街。
這項新的過關措施,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加之此前深圳灣的類似安排,順應了香港與內地人士「雙向奔赴」日益頻繁的客觀事實,便利兩地民眾享受跨境生活的好處,深受歡迎。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加速,善用科技提升跨境通關便利,促進兩地融合發展,乃大勢所趨。為更好實現「灣區通」,香港應加大力度,在不斷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各口岸「無感」通關,希望盡快達至關關都可刷臉過,為往來過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和優質的體驗,有效促進兩地人員、物資高效便捷流動,同時刺激本地消費及旅遊,放大「路通財通」效果。
所謂「刷臉」通關,就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取代傳統的證件查驗,令符合條件者在過關時,毋須出示實體證件或利用指紋識別,只要通過面相即可完成通關流程。無疑,以「刷臉」代替「刷證」通關查驗方式,好處多多,例如不用再費時失事取證件、刷證件、收證件,即使忘記帶實體證件,亦可無阻通行。特別是過關可以更方便快捷,以22日本港有近114萬人次出入境來計,若每位往來人士可節約2分鐘,單日總計可省下38000小時,節省的精力和成本驚人,相關安排對於經常往來香港與內地的民眾尤其有很大幫助,經常「北上南下」的人士將獲益匪淺。
通關愈便利,益處愈彰顯,不僅體現在方便兩地人員往來,隨着通關效率的提升,旅客將更願意選擇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帶動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同時亦能促進大灣區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加強互聯互通,深度協同,全面提速大灣區建設,為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特區政府近年在口岸推出非觸式「e-道」及「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等通關服務,深圳灣口岸、珠海拱北口岸日前試點啟用「刷臉」過關,以及今次中英街使用「無感通道」出入,顯示本港和內地均積極進取,推動大灣區在「通」的文章上愈做愈好。後繼香港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持續優化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在各口岸推行,令未來「無感」通關成為一種常態,正如陳國基司長所言,希望舉一反三,其他口岸將來可以像中英街檢查站一樣,旅客不用停步便可過關,令未來的出入境更便利,處理客流量的能力更強。
事實上,通關便利化,仍有很多潛力可挖。港府除了爭取關關都可刷臉過,還包括使用「兩地一檢」模式通關;增加更多24小時通關口岸;研究通過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自動化車輛出入境檢查等科技,讓「港車北上」毋須人車分離,一次過完成出入境與海關安檢,簡化流程等,只要符合實際需要,具備可行性,就應該盡快推進落實。當前本港各項盛事活動密集推出,優先項目應是推動在公眾假期延長口岸服務時間,以及開放更多24小時通關口岸,優化出入境旅客的通行需求和體驗,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圖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