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豹種群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昔日瀕危的省鳥褐馬雞成為遍布三晉的吉祥鳥,青頭潛鴨、玉帶海雕等珍稀鳥類頻現公眾視野。」10月31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帥紅介紹該省「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情況。
近年來,山西省堅持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支撐,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今年以來,山西省環境空氣質素綜合指數同比改善3.0%,為近三年最大改善幅度,PM2.5濃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強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大力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地表水環境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7.2%,超過國家下達目標15.9個百分點,特別是汾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同比提升9.5個百分點,汾河入黃河口斷面水質首次達到優良標準。三晉大地綠水青山隨處可見,表裏山河更加多姿多彩。
此外,累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創建數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持續加強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人為干擾數量和面積實現「雙下降」,重要生態空間得到嚴格保護。山西省生態系統質量等級提升的區域面積佔比達到21.5%,高出全國9.83個百分點。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山西行動,大力開展氣候投融資、近零碳排放、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等試點建設,主動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產業發展的「含綠量」越來越高、「含碳量」越來越低。據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煒介紹,山西省還制定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指南》等地方標準,引導重點工業企業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碳排放管控。充分發揮碳市場對控制和減少碳排放的積極作用,建立碳排放數據質量常態化監管機制,利用碳排放配額管理、初始分配、履約機制,加快推進火電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今年山西省共有96家重點排放單位參與碳市場交易,累計成交量達5442.33萬噸、成交額達32.09億元。深入開展太原市、長治市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類項目的支持力度。山西省金融機構已累計發放碳減排支持工具貸款367.78億元,太原、長治2市共有57個氣候投融資重點項目得到金融機構授信492億元、獲得貸款244億元。
同時,在針對加強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方面,據生態環境保護監察專員(副廳長級)、新聞發言人樊占春介紹,山西全力推動煤矸石井下充填和煤基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實施黃河流域「清廢行動」,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將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作為衡量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加快生產工藝及污染防治設施改進升級,推動煤炭、電力、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落實清潔生產要求。並加快建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產業集群。不斷拓寬煤基固廢大規模消納渠道,統籌推進煤基固廢用於採煤沉陷區、採礦坑等損毀土地治理,探索開展煤基固廢用於自然荒溝的生態回填和修復治理。(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