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偵破一宗釣魚訊息騙案,新界南總區刑事部重案組總督察陳家瑩今日(16日)表示,近日發現到有市民收到騙徒發出釣魚短訊,訛稱為某電訊公司積分即將到期或換領禮品為名,誘騙受害人點擊進入虛假網站連結,受害人依指示輸入個人和信用卡資料,包括信用卡號碼、交易認證密碼、信用卡安全碼及到期日等。其後受害人在不知情亦沒有遺失信用卡的情況下,信用卡被盜用購買不同類型商品。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情報組展開調查,經過翻查大量閉路電視錄影片段和情報分析,鎖定2男3女疑犯,涉嫌在本年5月初於全港各區利用盜取的信用卡資料購買電子產品,涉及12宗案件,損失金額約30萬元。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重案組總督察陳家瑩(中)
警方至今日(16日)展開行動,拘捕2男3女(16至75歲),報稱學生、家庭主婦和無業。行動中檢取大量涉案証物,包括8部手機、1部平板電腦及3部手提電腦,和疑犯犯案時穿的衣物。
經調查後,相信涉案詐騙集團分工明顯,透過社交平台招攬下線成員,指使他們用受害人信用卡資料經網購平台購買電子產品。 當網購平台將貨品透過速遞公司送到自助提貨櫃後,成員按指示提貨,然後隨即變賣電子產品,以收取犯罪得益。
行動中檢獲的證物
陳家瑩指出,下線成員在不知不覺間參與詐騙集團落單買貨、親身收貨等最高風險詐騙活動,但不知道協助網站購物或到速遞智能櫃取件,其實已經參與詐騙集團主要運作。
調查得知,騙徒會假冒成電訊公司或政府部門等,以漁翁撒網式發出釣魚手機短訊,以不同藉口誘騙市民點擊進入釣魚連結, 在虛假網站輸入個人和信用卡資料,從而盜用受害人銀行戶口騙取金錢。
行動中檢獲的證物
跟據統計,警方新界南總區在2023年上半年接獲533宗釣魚訊息騙案,較去年同期的49宗上升超過9倍;而損失金額更上升15倍至超過1400萬元。
警方提醒市民,有釣魚短訊發訊人名字不是電話號碼,而設定成與真實機構相同名稱,手機系統會把同名發送者認作同一發送人,因此真假短訊都會被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令人難以分辨發送來源。當收到一些附有超連結的短訊時,切勿隨便點擊登入任何可疑網頁。
如有懷疑可在警方守網者網站(CyberDefender.hk)「防騙視伏器」或 手機版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輸入可疑電郵地址,或致電「防騙易 18222」熱線查詢。(記者 區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