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藝術】吳冠中的香港情意結

【藝術】吳冠中的香港情意結

責任編輯:副刊 2020-06-10 18:40:23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吳冠中生於江蘇,後到巴黎留學,但對他來說香港同樣具有特殊情緣。香港藝術館現正舉辦「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第二期展覽,共展出58件全新展品,以回顧吳冠中逾半世紀中西融和的藝術歷程,從中窺探他的香港情意結。   撰文:Janice   部分圖片:崔俊良

吳冠中作品《憶杭州(橋)》,2005年。

吳冠中作品《海南島香茅加工廠》,1960年。該作品的線條是畫家拿畫刀刮出來的,非常有風骨。

吳冠中與香港的緣分,可從1950年8月講起。香港藝術館首席研究員(至樂樓及吳冠中藏品)司徒元傑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吳冠中在巴黎學成歸國時途經香港,「他曾說過第一眼見到香港恍如見到母親,回到故土留下了眼淚。」吳冠中長子吳可雨說,父親當時猶如取完西經,想回國傳授所學,然而與當時內地流行的藝術格格不入。後來吳冠中被送到農村勞動,由於資源匱乏,要自創繪畫工具,用硬卡紙代替畫布,拾牛糞糞筐作畫架,「他背起糞筐,把畫具裝進去,作畫時把畫板放在糞筐的提柄中。」因此吳氏亦被稱為「糞筐畫家」。在藝術館的展覽中,觀者可欣賞到吳氏「糞筐時期」所寫的《絲瓜》及《井》,了解他當時的生活環境。

吳冠中於「糞筐時期」創作的作品《絲瓜》(左)和《井》(右)。

吳冠中曾經使用的糞筐,1970年代。

吳冠中留學巴黎的證件,1947-50年。同時也展現吳冠中過境香港簽證的背面。(Janice攝)

多次踏足香港
經歷這些事後,他再次踏足香港已經相隔了30年。上世紀80、90年代,他多次受邀來港舉辦展覽,「他第一次來港,覺得香港冷清,遠不及上海繁華,僅是漁港城市。到上世紀80年代再來時,印象與之前全然不同,他覺得這裏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展品《1990年香港寫生(一)》描繪了從半山望下港島的景色,搭配不同顏色的彩點,呈現出繁華都市景象。
藝術館在去年重開後,特別設立「吳冠中藝術廳」。該館又是何時與吳冠中結緣?在早期館方就非常重視吳冠中的作品,1995年舉辦主題為「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的展覽及研討會,同時策劃了吳冠中的小型個展「叛逆的師承」,「我們做了很多歷史研究及分析,最後選擇吳冠中作為20世紀末新派的藝術家代表。」

吳冠中作品《1990年香港寫生(一)》,1990年。

司徒元傑表示,吳冠中非常真摯,同時又充滿激情與正能量。即使曾被下放農村,他也沒有後悔上世紀50年代從巴黎回國。因為無法感受到內地貼地、鄉土元素,也沒有今天吳冠中的藝術面貌。

冒雨描繪維港
2002年,吳氏答應藝術館在香港示範寫生,亦是多年來他唯一一次公開寫生。「他起初並不答應,我們說服他這是教育活動,勸說他為學生作示範。」藝術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吳氏被「教育」二字打動。「當天我們搭好平台及工具,他卻不用,看到路過的工作人員推着餐車,二話不說就用此作為工具,下着雨也繪畫《維港寫生》。」司徒氏笑言,吳冠中還說自己畫畫喜歡走來走去,推着餐車倒也方便。「吳冠中曾在農村的艱苦環境中作畫,這種樸素風格直至其成名後也沒有變。」吳氏冒雨描繪維港景色,成為藝壇佳話。
後來,吳冠中與藝術館合辦多次展覽,因非常欣賞該館的策展手法,他本人先後4次捐贈作品給館方。最後一次捐贈在2010年,即使臨終前仍然捐出了五幅作品予藝術館,「在2010年6月25日我們舉辦記者會及捐贈儀式,吳氏在所有儀式完畢後晚上11點52分逝世。他兒子說,父親見到人生的絕筆畫也捐出去了,所以安心上路。」展品《巢》就是其中一幅絕筆畫,由於是吳冠中的晚年作品,風格抽象,畫中線條流暢,像水墨隨意流動而成。「線條恍如編織出鳥巢,同時透露畫家『歸程何處』的心境。這批遺作創作於他將要離世之時,背後均藏有人生哲理故事。」

吳冠中作品《維港寫生》,2002年。

展品「吳冠中畫箱」呈現吳冠中創作歷程,從有些許磨損的背帶可見是常用的工具。

吳冠中作品《巢》,2010年。

畫面生活化
另一幅值得觀看的展品《朱顏未改》,以吳氏標誌性的線條、塊面、彩點組成,作品曾被他長期掛於自家客廳內,直至2010年才連同其餘4幅絕筆畫一同捐出,可想而知畫家有多喜歡。「他喜歡這幅作品的原因是其等於自己的人生宣言,吳氏追求藝術的抽象美,不寫實、不照搬的態度從未改變,他的堅持也成為『招牌』。」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運用的彩點,讓人一看便知作品出自吳冠中手筆。「他用的不是三原色,而是不同深淺的紅黃綠彩點。他欣賞色彩斑斕的民間工藝,如版畫門神、布玩偶等,由此誕生彩點。」不同的色彩,令畫面更跳脫、更生活化。

吳冠中作品《朱顏未改》,2001年。此作已精煉至更純粹的視覺元素,成為畫家追求形式美的標誌風格。

展覽的牆上印有不少吳冠中的語錄,與畫作相互呼應。

從鄉村畫到都市
目前香港藝術館是擁有吳冠中作品最多及最豐富的藝術機構,展覽可見他筆下不少白牆黑瓦的江南水鄉,亦能欣賞都市化景觀。「他在江南做了不少繪畫實驗,包括將江南的房子糅合抽象派畫家蒙德里安的平面分割元素、畫魯迅故鄉時融合西方立體主義。」除了江南,香港亦是他另一個實驗場地。吳氏曾說香港與他的藝術創作不謀而合,皆因在這裏也能找到類似的元素完成自己的繪畫實驗。「如之前展出的《都市之夜》、《都市之網》,儘管吳氏沒有明言是寫香港,但畫中大廈是大量的三角形、幾何形狀等圖案,建築密集,不就是香港特有的城市景觀嗎?」除此之外,吳冠中遊覽過不少世界城市,如東京、北京、曼谷等,在本次展覽中,參觀者能欣賞到其對於不同都市印象的提煉畫作,展品《網(都市)》繪畫的已不是某個特定的城市,而是由多個都市組合而成,讀者又能否從中找到香港的影子?

吳冠中作品《網(都市)》,2000年。

吳冠中作品《奧斯陸之夜》,1994年。

吳冠中作品《村》,2002年。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7月5日
地點: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4樓吳冠中藝術廳
時間:星期一至三、五至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下午12時半至下午2時半、下午3時至下午5時 (免費入場、每個時段即場派籌) 

責任編輯:副刊 【藝術】吳冠中的香港情意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