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30日,2025西安文旅採風暨首屆媒體賦能中國品牌出海高峰論壇活動圓滿舉行。三天時間裏,由香港和台灣的十餘家媒體記者組成的參訪團一行走進陝西知名企業,訪問兩岸名人故居,觀看大型主題演藝,通過沉浸式體驗和交流,加深了對陝西文旅產業的認知,亦收穫了許多宣傳中華文化的新素材。參訪團記者一致表示,將發揮傳媒宣傳優勢,向世界講好更多陝西故事,助力陝西文旅品牌「揚帆出海」。
共探「文化+科技」出海新路徑
在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參訪團一行了解到,作為陝西文旅產業的領軍企業,該集團近年來通過「文化+科技」「文化+旅遊」等創新模式,打造了多個全國知名的文旅IP。其「內容IP化、體驗科技化、運營數據化」的三維模式,為媒體和企業提供了品牌出海的新思維。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沉浸式體驗「樂宴盛唐」(胡秦玉 攝)
特別是現象級文旅IP——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通過建築復刻、非遺美食、唐裝巡遊構建時空穿越基底,更與華為合作植入AI換裝鏡、VR胡姬酒肆等科技觸點。遊客可實時生成唐風形象短視頻,日均社交媒體曝光超百萬次。這種「傳統打底、科技點睛」的模式,成功將影視IP轉化為持續引流500萬人次的文旅地標。該項目現已入駐Trip.com(攜程國際版)平台,吸引全球大量遊客打卡體驗,成為中西方文明深度交融的文化窗口。
《赳赳大秦》演出劇照(陝文投集團供圖)
該集團出品的全國首個超大型秦文化主題演藝《赳赳大秦》自2024年9月全球公演以來,憑藉其恢弘的歷史敘事、創新的科技應用與極致的沉浸體驗,迅速成為文旅融合的標杆之作,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讚譽,也深受海外遊客青睞。截至2025年3月,該劇已累計演出233場,接待觀眾超33萬人次,平均上座率達95%以上,穩居西安演藝市場榜首。
此外,該集團與HTC集團聯袂打造的國內首個無界VR互動探索項目《永恆之美·巴黎聖母院》,以尖端科技突破物理邊界,實現歷史遺蹟的數碼化重生,也成為「文化+科技+藝術」融合創新的標杆案例。
參訪時,香港經濟導報執行總編輯康劍波特別關注陝文投集團的數碼化佈局。他讚嘆到:「這不僅是文旅升級,更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了文化認知的數碼化解決方案。」
沉浸體驗了以上項目後,參訪團的記者交口稱讚,《赳赳大秦》首創「行進式觀演+全感官交互」系統,讓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親身經歷,演出非常震撼。陝文投集團的產業實踐為講好陝西故事、傳遞中華文化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期盼海峽兩岸早日統一
在前往已故兩岸名人于右任故居的路上,參訪團一行激動不已。作為國民黨的元老,又是著名的書法家和教育家,于右任先生的人品和書品被世人稱讚為最好模範,他的民族氣節尤其令人敬佩。
于右任故居(胡秦玉 攝)
位於陝西省三原縣的于右任故居是佔地不大的兩個小院,其中有三間老屋和一棵巨槐的小庭院是于右任青年時期的臥室與書房。簡樸滄桑的青磚瓦舍和拓印在庭院側牆上的書法詩文,默默講述着于右任的跌宕人生。從早慧中舉的「西北奇才」到一字千金的「千古草聖」,從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到監察院長,于右任一生未改愛國之心。他將家國憂思凝於筆端,晚年絕筆更成為期盼兩岸和平最動人的詩句。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在于右任故居,三原縣正誼書院博物館工作人員高峰用陝西關中方言給記者們朗誦了于右任的晚年絕筆。他聲情並茂的講解,表達了當地百姓對于右任先生的崇敬之情,也共情了記者們對兩岸早日實現統一的期盼。
中華關學在武術學校傳承弘揚
在咸陽東洲武術學校,參訪團一行和該校師生開展了一場「武韻傳四海,文明共交融」主題文化交流活動。剛柔並濟的太極拳、虎虎生風的長拳、行雲流水的刀劍器械表演精彩紛呈,師生們的一招一式都展現了中華武術的力量之美,亦傳遞出中華文化「以武止戈」的哲學智慧。
參訪團一行與咸陽東洲武術學校師生合影
採訪中得知,該校是在陝西明清四大書院之一的正誼書院舊址上興辦。學校以「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辦學精神,培養文武兼備的優秀人才。20餘年來,在國內各種比賽中榮獲獎牌600餘枚。
為了守護文化傳承,該校新建了正誼書院博物館,館藏從明清民國到建國初期許多珍貴的文獻和實物300餘件,為研究關學文化和明清文化史提供了極佳的歷史資料。博物館被授予中華關學傳承創新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實踐基地。學校謀求用實物來感召學生,用文明來濡養心靈,為國家培養文武全才。
通過講解,參訪團一行對中華關學的發展和歷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切身感受到關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記者 胡秦玉)
頂圖:參訪陝文投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