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記者在博鰲亞洲論壇現場了解到,自去年3月宣布「博鰲近零碳示範區」啟動運行以來,經過一年努力,示範區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目前已完成從「近零碳」到「零碳」的關鍵跨越。
據介紹,示範區通過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築綠色化改造、交通綠色化改造、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物資循環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園林景觀生態化改造、運營智慧化相結合的「八位一體」區域降碳布局,實現零碳運行,達到了「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水平。
為推進示範區由「近零碳」向「零碳」跨越,示範區自運行以來,不斷深化節能降耗,推進交通用能電氣化、船舶及園林機械電氣化,建立區域碳排放運行管理體系,實現了碳排放強度實時監控。實測數據顯示,示範區建築和基礎設施用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基準年(2019年)的1.13萬噸到2024年全面實現零碳。
日前,咨詢評估單位清華大學和零碳認證機構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開展碳管理核算研究及零碳認證。對示範區溫室氣體從排放量-減排量-碳抵銷進行了全過程評估,並購買國際認可的高質量碳匯抵消剩余部分,成功獲得認證機構頒發的溫室氣體減排聲明。2024年全年溫室氣體減排量為11198噸二氧化碳當量。2025年3月21日,海南省博鰲零碳示範區工作專班決定將「博鰲近零碳示範區」更名為「博鰲零碳示範區」。
下一步,示範區還將繼續探索零碳城市運行管理經驗,努力將示範區的創建經驗向廣大熱帶地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廣應用。(杜敬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