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河南省職業病醫院)成功為一名強直性脊柱炎合併髖關節強直患者實施了高難度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今年48歲的患者石某,患強直性脊柱炎多年,累及雙髖關節,左側強直、右側活動受限,已接受右側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次想做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
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骨科負責人唐豪傑接診後認為,既然患者有需求,應想盡一切辦法幫患者解決問題。因患者情況複雜,決定請外聘專家、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許建中和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毅會診並指導手術。
據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賀鑫介紹,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用人工髖關節假體取代患者病變的髖關節,從而重建患者髖關節正常功能的關節外科手術,主要用來治療非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無法有效緩解疼痛及改善關節功能的患者。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因長期炎症導致髖關節強直、畸形或嚴重骨破壞時,實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公認有效的治療方法。由於該患者病情複雜,手術難度加大,術後易出現各種併發症,給圍手術期及術後康復帶來困難,需要從術前評估、術中操作到術後管理全流程謹慎應對。
該患者因脊柱強直、胸廓活動受限、心肺功能下降,增加了麻醉風險,術前需評估氣道管理,解決因頸椎活動受限導致的插管困難。術前,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高金勇與臨床醫生、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後,決定採用清醒狀態下纖維支氣管鏡輔助進行氣管插管,儘可能降低麻醉操作與術中操作風險。
在多學科協作下、在許建中和李毅的指導下,唐豪傑團隊經過術前認真評估、術中優化治療流程,歷時兩個多小時成功為患者完成了手術治療。
「患者因髖關節完全強直且骨性融合,伴嚴重屈曲內收畸形,局部解剖結構異常,術中髖關節難以充分暴露,術前提前利用特殊體位墊及牽引裝置輔助側臥位。患者因長期炎症、使用激素或活動減少導致嚴重骨質疏鬆,增加假體鬆動、術中骨折風險。股骨髓腔狹窄或變形,增加假體匹配難度,導致手術難度異常加大。」唐豪傑說。
術後,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康復科立即全程介入,提前預防患者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據唐豪傑介紹,此類患者髖關節置換術極具挑戰性,需針對解剖畸形、骨質疏鬆和全身併發症制定個體化方案,術中精細操作、術後嚴格康復及多學科協作是手術成功的關鍵,遠期需關注假體生存率及脊柱—骨盆—髖關節生物力學的整體平衡。(記者 王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