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成縣鐔河鄉石榴村產業基地迎來羊肚菌豐收季,46個大棚的羊肚菌種植基地內一片繁忙。村民們忙着採摘、加工,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石榴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羊肚菌生長提供了極佳條件。走進種植大棚,一朵朵鮮嫩肥碩的羊肚菌,菌帽如褐色「小傘」,密密麻麻分布在菌床上,清香撲鼻。村民們穿梭其中,小心翼翼採摘,去除根部後整齊放入籃中,隨後經轉運、分揀、烘乾、包裝等流程,現場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
老莊村村民王小娟一邊採摘鮮嫩的羊肚菌,一邊笑着說:「這幾年,我一邊送娃上學,一邊在合作社打零工,每月基本上能掙2500多元,既方便又划算。」 在成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支持下,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能人大戶充分利用資源,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羊肚菌產業,打造了涵蓋菌種培育、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合作社技術人員劉輝介紹:「今年,結合當地氣候,我們經過前期試種,淘汰部分劣勢品種,保留了肉質肥厚、市場接受度高的品種,倒茬進行二次種植,再次喜獲豐收!這30多畝羊肚菌預計創收了80多萬元。」
羊肚菌是市場熱門的珍稀菌,營養豐富,食用和藥用價值高,價格穩定,利潤空間大,是短平快的新興產業項目。基地模式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增收機會。
建村種植大戶段國強說:「為保證品質口感,採摘的羊肚菌會進行分類、清洗、晾曬等加工,然後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採摘完羊肚菌,大棚還會種植蔬菜和西瓜,充分利用土地。」
目前,鐔河鄉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思路,重點發展食用菌、魔芋、烤煙種植及冷水魚養殖等特色產業,堅持穩定主導產業、興起特色產業,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不僅豐富了百姓「菜籃子」,也鼓起百姓的「錢袋子」,很好地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記者 陳宏岩 通訊員 田興文 圖源:成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