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中,哈爾濱市香坊區六順街道贛水社區積極作為、勇於創新,探索出一條以「數」為核心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展現了社區治理的新思路與新活力。
摸清居民需求「底數」 精準服務解決難題
贛水社區始終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房」定人,以「格」定事,以「情」滿「格」。將轄區內2704位常住人口信息摸查得清清楚楚,做到服務對象和矛盾隱患「一口清」。明確網格化責任清單並實行動態調整,讓服務和責任都清晰明了。社區工作人員還採取「錯時入戶」「延時工作」方式,用真心真情傾聽居民訴求,實現走訪從「走過場」到「解難題」的轉變,真正做到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
掌握可用資源「全數」 多方聚力共治共享
為推動服務群眾向最基層延伸,社區充分整合各方資源。通過完善聯席協商機制,22家成員單位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2024年全年成功辦理涵蓋居住環境、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的42件民生實事。值得一提的是,社區調動轄區能人巧匠轉變為「社區合伙人」,登記「能人巧匠」18人,簽訂共建協議,推行「居民需要、社區吹哨、能人報到」的志願服務新模式。他們活躍在社區各個角落,開展非遺剪紙、愛心義剪、送醫上門等志願服務活動42次,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生活,讓社區服務更加貼心、高效。此外,社區還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幹部的模範作用,協助關懷特殊人群、調解鄰里糾紛,營造了和諧的社區氛圍。
創新探索治理「招數」 智慧服務提升效能
為提升服務效能,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贛水社區2024年5月推出了「贛水之家」微信公眾號,涵蓋社區黨建、辦事指南、小贛廣播等板塊,提供15類便民服務,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及居民。同時,社區精心打造「一起贛好事」文創產品,通過以買代捐的方式,將由社區書記王作鑫帶領網格員、聯合共建單位共同手工製作的文創產品,售賣給獻愛心居民與領導,所得資金用於慰問轄區孤兒和獨居老人,使小額捐贈逐漸成為社區慈善資金源頭活水。同時,免費向特殊群體及商戶企業贈送安全知識冰箱貼、防走失鑰匙鏈等文創物品,目前轄區獨居高齡老人26人全部配備防走失鑰匙鏈,14家餐飲商戶全部配備安全知識冰箱貼。
贛水社區創新建立了全區首家樓宇黨群服務中心,升級地王大廈樓宇黨群服務功能,「黨建•創業•驛家」黨建品牌愈發閃亮,打造了書香閱讀、人才驛站、黨建直播間等10個功能區,累計服務新就業群體和民營企業員工百餘人次,成為社區黨建工作的新亮點。
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多措並舉惠及民生
一系列創新舉措最終都體現在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上。贛水社區作為省充分就業示範社區,以「送政策、送培訓、送服務、送合作」的「四送」行動為依託,聯合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優化就業服務,讓居民生活更有保障。同時,社區還建設「智慧養老平台」,提供涵蓋為癌症老年人進行家庭適老化改造,安裝智能語音呼叫器,紅外線實時監測老人行動次數等8類22項通用養老服務,以數智服務守護老年人幸福晚年。此外,高效利用黨群服務陣地,不僅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還立足群眾需求增加非遺剪紙、「騎」樂融融溫暖奔波路等特色活動,讓群眾樂享生活。
雖然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贛水社區並未滿足,仍在不斷奮進。未來,社區將準確把握社區治理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定位,在訪民事、應民需、解民憂、保民安、幫民困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探索更完善的治理方法,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續寫基層治理的精彩篇章。(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姚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