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雁陣歸巢」到「群鳳棲梧」,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以「政策力度」疊加「服務溫度」,緊扣青年人才「引、育、留、用」關鍵環節,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讓更多青年人才在「兩彈一星」精神滋養的熱土上,持續書寫奮鬥與夢想的新篇章。
梓潼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
釋放「三張清單」 夯實人才發展支撐
人才儲備清單打好「提前量」,以梓潼縣162個行政村為網格單元,精準摸排建立「在外優秀人才信息庫」,動態更新1713名梓潼籍大學生信息,持續做好「百萬資金」+「百個崗位」見習大學生關愛行動,落實關愛資金320餘萬元,先後提供3批次累計崗位698個;創新實施「梓歸春暉」、「雁歸計劃」社會實踐項目,通過「返家鄉」、「逐夢計劃」,吸引300餘名返家鄉大學生反哺家鄉,激活人才回流「源頭活水」。產才適配清單提升「精準度」,在全縣範圍內,常態化、全覆蓋摸排人才需求,分類建立人才需求台賬,為用人單位「量體裁衣」,推動招才引智工作精準高效。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搭建5個就業幫扶平台,推動326名畢業生在鄉村振興、城建水利等重點領域高質量就業。政策激勵清單釋放「強磁場」,製發《梓潼縣激勵人才16條措施》、《梓潼縣人才專項事業編制管理四條措施》,規範用人單位管理服務標準,引進高層次人才轉正後享受事業副科待遇;創新發佈《梓潼縣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清單》,整合「青年創業貸」等10餘項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創業無憂包」,2024年累計發放創業補貼32萬元。
見習生演講比賽
構建「三鏈協同」 厚植人才成長動能
產業鏈「蓄勢賦能」,推動工業產業提速擴能,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家;精準開展招商引資,2024年累計招引項目56個,省外引進產業項目新增實際投資38.16億元,為人才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創新鏈「破繭成蝶」,成立青年創新創業協會,架起創新創業主體與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樑,採取創新創業主體「派單」發需求、協會「接單」的對接方式,邀請省市專家、行業權威等業內大咖現場「傳經送寶」、「技術指導」18次,培育青年創業明星50名、明星企業10家,吸納76名優秀返鄉創新創業主體進入村(社區)「兩委」。成長鏈「提能礪為」,實施「導師幫帶制」,結成幫帶對子171對,作為加強引進人才培育的重要抓手;設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培養計劃,選拔25名大學生作為村後備力量,通過「一線墩苗+輪崗實訓」加速成才;靶向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舉辦大學生就業技能培訓班6期,覆蓋245人次。
青年人才公寓
人才感知梓潼行
梓潼縣優秀大學生感知梓潼行
深耕「三式服務」 匯聚人才前行合力
安居服務「一站式」,建成231套「青年人才公寓」,實現「拎包入住」;升級「文昌英才卡」服務,集成子女入學、醫療綠色通道等專屬權益;落實市委人才安居補助政策,兌付引進人才安居補助資金607萬元,為高層次事業編制人才發放工作補貼145.2萬元。創業服務「周期式」,建成2家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場地支持+導師指導+融資對接」全周期服務,培育「中國創翼」大賽推薦項目4個;實施「一企一員」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為初創企業提供政策代辦、技術攻關等「貼身服務」,2024年新增青年創業項目47個。暖心服務「立體式」,設立人才心靈驛站,配備人才服務專員,解決人才「關鍵小事」;舉辦「梓等您 潼圓夢」等主題人才活動20餘場,涵蓋交友聯誼、縣情感知、交流座談等各類形式,增強人才歸屬感。(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周啟倩 梓潼縣委宣傳部供圖)
頂圖:青年創業人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