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3月7日,花都區在花東鎮港頭村舉行2025年春耕生產暨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推廣演示現場會,正式啟動今年春耕工作。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花都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以及各鎮街相關負責人、農業企業代表等共100多人齊聚田間,共繪壯美春耕圖。
現場表彰了去年花都區開展水稻單產提升活動中作出較大貢獻的先進個人和單位。庾惠兒等9位種糧大戶和廣州碧濤農業集團,共10位先進個人及單位獲評花都區「2024年度糧食單產提升先進個人(單位)」。
各鎮街負責人向區政府遞交《2025年糧食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花東鎮領導、莘田村種糧大戶作為鎮、村代表就2025年春耕生產作表態發言。
花都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2025年,區農業農村局將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持續開展撂荒地整治行動,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糧食主推品種,加快關鍵技術推廣應用,以科技之筆、綠色之墨、產業之基,奮力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花都答卷」,為粵港澳大灣區糧食安全貢獻堅實力量。
花都區領導在講話中強調,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屏障和都市農業示範區,花都始終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6萬畝以上、蔬菜產量突破56.36萬噸、生豬出欄量28萬頭。積極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無人機植保等新技術,實現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率77.22%以上,力爭2025年糧食單產同比增長2%。做優特色產業品牌,切實延伸產業「價值鏈」,加快推動蝴蝶蘭等花卉產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培育預製菜產業集群,扶持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升級設備、延伸鏈條,打造花都農業品牌矩陣。
隨着與會領導共同敲響象徵豐收期盼的「春耕鑼」,活動現場瞬間沸騰。大家紛紛移步觀摩區,沉浸式體驗現代農業的「科技盛宴」。田野上,無人駕駛插秧機精準播種,智能植保機器人「一機多能」;30餘台(套)尖端農機演繹「智慧農業」高效圖景;綠業元農業、智都現代農業等20餘家企業現場展銷,從生態蔬果到精深加工產品,呈現「產供銷+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政策法規諮詢、農業技術諮詢、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執法、農資服務等諮詢服務點,向農戶們分發各類宣傳資料,並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農事諮詢服務,全力護航春耕生產。
廣州市農業農村科學院負責人說:「花都區今年引進了很多智能農機裝備,插秧機以前需要一個農機手駕駛作業,再由一名工人在上面放秧盤,現在有了自動駕駛導航系統之後,只需要一個人搞定,可以節約人工成本,而且速度非常快。隨着智能農機裝備的廣泛使用,花都區水稻生產將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李八一 李沁傑 李尼曼 孫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