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橋梁。」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景德鎮市委書記胡雪梅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表示,景德鎮將以更加堅定有力的傳承、生生不息的創造、自信開放的姿態,弘揚陶瓷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千年瓷都煥發新生
——「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要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近年來,景德鎮大力推動陶瓷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千年陶瓷文化歷久彌新、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禦窯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庫
通過建立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庫」,景德鎮為數萬件古瓷片三維建模,對器型、紋飾等進行基因比對、數字孿生、活化利用;「龍珠閣」國宴瓷以名畫《千裏江山圖》為創作元素,成為大國外交新名片;明代鴨型香薰化身時尚IP「歲歲鴨」,「龍舟瓷雕」文創、迪士尼定製款、泡泡瑪特潮玩瓷、海爾「感謝瓷」等文創產品層出不窮;更有景德鎮製「中國碗」亮相今年央視春晚和元宵舞台,古老厚重的陶瓷文化在創新創意中迸發無限活力。
此外,景德鎮擁有3400多名非遺傳承人、200多名國省大師、9萬多在校大學生,以及50多個國家6萬多中外「景漂」。龐大的創意力量匯聚,形成獨特的創新生態,設立在陶溪川文創街區的版權服務中心和快速維權窗口已登記版權數量超4萬件。為加快數字賦能,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還攜手深圳文交所打造陶瓷交易運營中心,試運營3個月交易規模突破1.8億元。
陶溪川歷史文化街區
擴大景德鎮海外「朋友圈」
——「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牢記總書記囑托,近年來景德鎮打造陶溪川、陶陽裏、陶源谷等王牌景區,培育「千館之城」「三大集市」等熱門IP,構建覆蓋「全域、全時、全齡」的文旅消費體系,成為越來越多中外遊客的「詩與遠方」。
景德鎮浮梁寒溪村茶園
「景德鎮周邊環繞7個世界遺產、10個5A景區、70多個4A景區,『名山、名湖、名城、名鎮』雲集,形成了『1小時世界遺產集聚區』『2小時杭昌高鐵世界級黃金旅遊帶』,成為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胡雪梅表示,2024年景德鎮入境遊10.2萬人次、增長103%,入選首批240小時過境免簽城市。今年景德鎮又出台了促進入境遊15條舉措,持續完善多語講解、多語標識、機場專線、便利支付等全鏈條服務,力爭全年入境遊人次再翻番。
胡雪梅建議,國家部委將景德鎮納入對外旅遊宣傳推介重點城市,進一步支持景德鎮擴大海外推廣,邀請國外有關部門、旅行商、媒體多來景德鎮實地采風,指導我們做好入境遊產品開發和市場對接。
陶陽裏禦窯景區
以瓷為媒 聯通世界
「去年瓷博會吸引了82個國家近千名外賓參會,50多萬人次參展,訂單及意向成交額近百億,創歷史新高。」胡雪梅表示,今年景德鎮還將創新舉辦「1819全球陶瓷嘉年華」,開展春秋大獎、花車巡遊、上鎮趕集、千館之城、全城大戲等主題活動。值得註意的是,2026年景德鎮還將承辦第52屆IAC國際陶藝大會,依托這一全球最高層級的陶瓷盛會,開展國際陶藝交流,促進人類文明互鑒。
以瓷為媒,聯通世界。去年春天,景德鎮啟動「全球陶瓷文化巡禮計劃」,積極參與「中法文化旅遊年」等重大外事外交活動。從巴黎「青花秘境」AR特展到英國「天涯共此時——景秀China」文化推介活動,從國際版權論壇到吸引37國留學生的「世界陶瓷遺產工作坊」,景德鎮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架起「共享共贏」的「文明橋梁」。
胡雪梅表示,景德鎮將全面深化與絲綢之路旅遊聯盟城市、全球創意網絡城市、國際友好城市的合作,積極參與今日中國、絲路瓷行等國家外事外交活動,赴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深入實施全球藝術家「候鳥計劃」,大力開展國際青年陶瓷文化藝術交流、國際青年走進景德鎮等活動,持續壯大中外「景漂」群體,唱響跨時空、超國界、浸人心的國際文化交流品牌。(記者 郭美勤 黃淩媛)
頂圖:全國人大代表、景德鎮市委書記胡雪梅 摄影/郭美勤